某小区雨污水管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资料大小:0.10 MB
- 资料类型:.doc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16-11-12
资料介绍
管径大于500mm者采用平基稳管法施工,施工程序如下:
雨水工程
开槽——支平基模板——浇注平基砼——下管——安管——支管座模板——浇注管座砼——抹带接口——砌筑检查井——养护——回填。
污水工程
开槽——支平基模板——浇注平基砼——下管——安管——支管座模板——浇注管座砼——抹带接口——砌筑检查井——养护——闭水试验——回填。
管径小于或等于500mm者采用四合一法施工,施工程序如下:
雨水工程
开槽——支基础模板————下管 浇注基础砼——安管———抹带接口——砌筑检查井——养护——回填。
污水工程
开槽——支基础模板————下管 浇注基础砼——安管———抹带接口——砌筑检查井——养护——闭水试验 回填。
3. 1测量工作
3.1.1施工前要对勘测单位所交导线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栓桩,补充施工所需的中线桩、水准点,为施工需要所增加的水准点必须与原水准点闭合。要对中线桩,水准点砌砖墩进行保护。
3.1.2精度要求
a角度测回差<15〞,量距(往返丈量)<1/5000。高程:引测施工水准点允许误差为±12L½ mm(L为公里数)。
b、管道起点,交点井位及终点相对于附近控制点的定位允许偏差<±10mm。
c、在基槽内侧设高程及坡度控制桩,间距不超过10m。
d、在回填土前测出起,终点、交点、井位坐标及管顶高程其高程允许偏差±3mm。
3.1.3施工测量复核,填写复核记录,存档备查。每完成一道工序应复核验收工序高程。竣工时及时约请有关部门进行竣工测量。
3.2 土方施工
3.2.1 土方施工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的方式进行,在设计槽底以上预留200㎜,由人工清挖,以防地基因机械开挖被扰动,机械挖槽过程中跟槽作业人员要及时切削边坡,必要时支撑。
3.2.2沟槽上层杂质土全部外弃,下层土方首先考虑尽量堆于沟槽两侧存放,留足沟槽回填土方,其余存于指定存土点。
3.2.3开挖至槽底标高后,按规定要求进行钎探,会同设计人员及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槽。
3.2.4沟槽土方回填在主体结构验收合格后进行,土方回填严格执行规范中的有关规定,管道两侧对称回填,蛙夯夯实,按轻型击实标准,压实度达到95%,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采用蛙夯夯实,按轻型击实标准,压实度达到87%,严格控制每层厚度和密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3.3模板安装
支模采用QM系列钢模。
3.3.1支模前,检验钢模是否合格,变形,表面凹凸不平的钢模不能用。并涮石灰水。
3.3.2支模应牢固可靠,模板顶部平整一致,纵向直顺。用坡度板中线法控制模板位置(即管道中线)。两模板间净距不能超过规范要求的±1cm。
3.4砼浇筑:
3.4.1基础及模板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筑,四合一法施工时管座砼与平基砼一起浇注。
3.4.2平基砼浇筑控制顶面高程与设计高程误差为-1cm,表面摸成毛面,
并在下管前对平基混凝土表面作凿毛处理。
3.4.3 管座砼浇筑前对管中及流水面高程进行复测,做好记录。浇筑混凝土时,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将管子挤偏;对180度基础及满包砼浇筑时,应放慢浇筑速度,以免漂管。
3.4.4对平基与管子接触的三角部分,先选用同标号混凝土中的水泥砂浆,先行填捣密实。
3.4.5 当管径≥700mm时,浇筑时同时进行人配合勾捻内缝,直径<700mm的管道,用麻袋球在管内来回拖动,将流入管内的灰浆抹平。
3.4.6 平基砼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管座砼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尤其是平基与管子接触的三角部分,应仔细振捣,麻面面积不大于1%。
3.5安管
采用人工下管、人工稳管的施工方法,平基稳管法施工时:
3.5.1平基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 以上时,方可直接下管。
3.5.2下管前在平基面上弹线,以控制安管中心线。
3.5.3 安管的对口间隙,当管径D≥700mm时,按10mm控制,当D<700mm时可不留间隙,稳管后管内底高程永许偏差为±10mm,相邻管内底错口不大于3mm为合格,中心线偏差不超过10mm。
3.5.4下管前,对管外口两端各凿毛8—9cm,并冲洗干净。
3.5.5管子安好后,用干净石子或碎石卡牢,防止滚动。(严禁用红砖或木楔支垫)。
3.6 管道接口
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管座砼浇筑成活后,立即进行抹带,抹带用1:2.5水泥砂浆,带宽20cm,厚2.5cm,钢丝网采用20号10×10,宽18cm,搭接长≥10cm。管内用1:3水泥砂浆捻缝。抹带前先将管口清扫干净,管径≥600cm(平基安管)时,抹带宽度内管壁应凿毛刷净湿润。管径<600mm时,管口附近用钢丝刷扫毛,先刷一道水泥砂浆后,分层铺灰抹压,抹带分两遍成活,第一遍打底厚10—8mm,压实扫毛,第二遍罩面厚15mm,赶光压实,抹带各层之间粘接牢固,无空鼓不实、裂缝等现象,成活后及时覆盖草帘并洒水养护。
3.7 检查井砌筑
检查井设专人砌筑,必须砂浆饱满,层层灌浆,污水检查井井室抹面压实压光,确保闭水一次合格;污水检查井圆形井及井筒随砌随量测井径尺寸,竖缝宽控制在5—8mm;井室井筒缝深浅均匀一致,不得用毛刺、舌头灰等。井室内的踏步使用前涮防锈漆,做防腐处理,井室尺寸允许误差±2cm。
3.8 闭水试验(污水工程)
闭水试验应通知建设、管理单位参加,闭水试验前,对试验管段的接口进行外观检查。
3.8.1闭水试验管段按井距分段进行,带井试验。
3.8.2管道闭水试验时,试验管段应符合下列规定:
3.8.2.1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
3.8.2.2管道未还土且沟槽内无积水。
3.8.2.3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应经核算并能安全承受试验水压的合力。
3.8.2.4全部预留洞应封堵,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
3.8.3管道闭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3.8.3.1 闭水试验的水头为试验管段上游管顶内壁以上2m处,泡管1—2昼夜后,测渗水量,
3.8.3.2观测管道渗水量时,应从达到试验水头开始计时,直至观测结束。观测期间不断的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小于30分钟。
3.8.3.3 闭水试验带井分段进行,采用砖砌管堵(墙厚240mm),下游管堵设放水管及截门,上游管堵设排气管及截门;在所有检查井、砖堵、抹带及捻缝砂浆养护4天后,注水浸泡,注水水位至上游管内顶上2m(井高不足2m者,注水至上游井口高度),检查试验管段无严重渗水时,浸泡管道及检查井48小时后进行渗水量测定。渗水量<《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BJ01—13—95)之规定为合格。
3.8.3.4渗水量测定以井内水面的下降值计算,测定时间为30分钟,管道每公里每昼夜渗水量为: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
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