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施工工艺
(1)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放出台背回填范围及标高范围。使用白灰洒出台背施工范围。
(2)基底处理
填筑前应首先对施工范围内基底进行杂物和清表处理,基底允许承载力应满足台后填土立方体高度自重且不低于100KPa。
(3)过渡段处理
台背回填与路堤衔接部分俗称过渡段,过渡段应采用反开挖施工工艺以避免其端部临空面压实不足的质量缺陷,过渡段长度应不小于2m,反开挖后以1:1坡度挖出搭接硬质台阶,台阶宽度部小于1m。
(4)基坑回填
对于涵台基础施工时开挖的基坑,应使用透水性材料回填至涵台结构物基础顶面高程,其压实度不得小于90%。
(5)台背标线
台背应根据压实层厚度以红漆标出每层位置以控制填土厚度。
(6)分层碾压
根据事先经过试验确定的松铺厚度上土→初评→初压→精平→碾压。压路机应沿横桥向反复进、退碾压,边角处采用小型手扶震动夯补强。
(7)压实标准
台背压实按96%控制,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
(8)其他注意事项
A、凡有锥坡和挡坡的桥台其施工工艺和控制标准与台背相同并必须和台背整体作业,不得分段施工;台背回填之前必须由管理工程师、监理组长、施工单位质检人员及以上级别的三方到场验槽,台背回填全过程应摄像;
B、涵洞台背回填必须做到沿路基横向双侧全幅对称填筑(含八字墙、一字墙洞口位置),在填筑前必须对结构物全面进行防水处理,确保不漏水;对于一字式台背回填在填高至1/3台高时应停止作业,待其梁体架设完毕后在继续进行,以免台身失稳;对于分离式基础的涵洞台背回填须在基底支撑梁完成且达到75%的设计强度后进行;
C、肋或柱式台先行间隙填土再浇筑盖梁,尽量避免间隙中土无法压实;
D、石灰改善土可采取取土坑翻拌、焖灰工艺以缩短施工周期;
E、水泥改善土应切实控制好翻拌和碾压时间以免水泥超过初凝时间而失效。
五、质量控制
1、试验
在台背回填前,填筑材料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2007)规定的方法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密实度、塑限、液限、有机质含量、承载比(CBR)试验和击实试验并通过试验获取松铺系数、最佳含水量、压实厚度及碾压遍数等相关参数。
2、检测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