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连拱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 资料大小:0.34 MB
- 资料类型:.doc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16-12-07
-
资料介绍
5.2.14 地质超前预报
5.2.14.1 地质状况
迳古潭(二)隧道区主要地层岩性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残坡积层(Qel+dl)及下寒武统牛角河群板岩及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不等厚互层,局部间夹千枚状板岩(∈1)。九龙隧道区揭露的地层岩性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残坡积含碎石亚粘土(Qel+dl)及寒武系中统高滩群千枚状板岩,粉砂状千枚岩,局部夹少量薄层变质长石石英岩(∈2)。
迳古潭(二)隧道区断裂构造发育,主构造线呈北东走向,次为近东西向构造,受多次构造的影响,区内常见不对称小型褶皱、褶曲、节理相互错切等构造现象。相伴随的破裂理亦发育,常形成密集的剪裂,本隧道穿越的断裂构造主要有6条,最宽的断裂宽度达8.0。九龙隧道区构造节理发育,常呈陡倾角的“X”型,节理出现,且多为钙质填充,密度一般5条/m以上,受力易打开,它们与岩层中的板理、风化裂隙一道,形成较破碎的隧道围岩。本隧道区未发现大的断层,两端隧道口推测有两条构造带(裂隙密集带),分别为:F1(硅化破碎带);F2(物探解释隐状构造),最大带宽5~7米。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预防塌方事故发生,施工中须采用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提前查明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提前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
5.2.14.2 地质超前预报的方法
根据以上的地质特点和隧道施工的“早预报”的原则,迳古潭隧道及九龙隧道采用下面的地质预报方法:
(1) 本工程的地质超前预报主要采用TSP202型地质探测仪。TSP202超前地质预报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通过地震波在不均匀地质体中产生的反射波特性来预报前方的地质状况。预报长度为100~200m。
(2) 工作面钻探水孔预报。用凿岩台车,在工作面钻3~4个探水孔(每次探水孔深15m,开挖12m,保留3m,再开始下一次探水)。探水孔的主要目的是探明水压情况,在钻孔的同时,记录钻孔速度、岩碴岩粉特征、冲洗液颜色、含泥量、出水部位、钻杆是否突进(及深度)等情况,钻完以后测定出水量和水压力,必要时作压水试验;按设计和开挖面的地质资料,判定工作面前方的水文地质情况,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3) 利用工作面地质素描预报
利用地质素描判定工作面前方短距离范围内的地质状况。每次爆破后对工作面进行地质素描,必要时照相摄影,并绘制地质素描图。地质素描内容包括地下水状态(出水点、出水量、水压力、突水情况等)、地层岩性(产状、结构、地质构造影响程度等)、岩石特征(岩石名称、风化状况、岩石结构、质地、强度)、地质结构面(间距、延伸性、粗糙度、张开性等)、软弱夹层、贯穿性强的节理、断层(填充情况、风化程度、开度、渗漏)等。根据地质素描的内容,作出开挖面前方较短距离内的岩体稳定性分析,通过综合分析判断,提出地质预测报告。
(4) 其它预报方法
① 物探法。利用地质雷达,其现场工作相对简单,配合TSP202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发挥各自的优点,针对断层破碎带进行超前50m以内的超前探测。
② 对正洞所揭露的地层,做围岩物理、力学特性试验及原位应力测试。
③ 随隧道的施工进度,每30m测量一次隧道气温及水温,预测前方地温变化。
5.2.14.3 地质信息收集与处理
(1) 地质预报由专门的地质专业工程师负责,设专职地质组,其它施工、质检人员给予配合,进行资料收集、统计、分析和编制信息预报成果,由主管技术人员予以复核,并报设计、监理。为变更设计、修改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2) 不断总结经验,对已披露的实际地质情况与前期地质预报内容相比较,评估预报的准确性,为以后的地质超前预报工作积累经验。
(3) 经分析、整理的地质资料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存档。
5.2.14.4 断层段地质超前预报及施工措施
(1) 对断层的地质超前预报采用TSP202型地质探测仪。
(2) 钻孔台车钻孔预报。对断层承压水,在每个掘进循环中,向巷道前进方向钻不少于2个,深度在4m以上超前钻孔,以探明地下水的情况。
(3) 掌子面的地质素描预报。通过对掌子面岩性、节理发育情况、节理充填物性质,出水量大小的连续观测,按地质规律对前方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报。
(4) 对于由地表补给的断层地下水,在地表设置截排水系统。
(5) 洞内随工作面的向前推进挖排水沟,并根据岩质情况,必要时加以铺砌。
(6) 开挖后立即喷砼封闭岩面,并即时施工仰拱(临时仰拱)、及早封闭成环。
(7) 及时进行量测反馈,根据位移量测结果,评价支护的可靠性和围岩的稳定状态,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5.2.15 施工通风
迳古潭隧道及九龙隧道长度相比较短,隧道通风施工难度不大。影响通风量的因素有:排除内燃机排放的尾气、排除炮烟、洞内作业人员呼吸要求、最低风速要求,主控因素为机械排除的尾气。
根据上述影响因素,以及独头通风长度、开挖断面的大小,隧道中导洞、左右侧主隧道均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轴流通风机的功率55KW×2,配φ1200mm的软风管。风机距洞口20米以上,以防止污浊空气被重新吸入产生回流,通风管接头良好,并防止被尖钩及爆破飞石破坏。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的优点是掌子面施工人员可获得新鲜空气,且不必移动通风机。
5.2.16 主要技术措施
见“VI、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和施工安全的措施”中“1.3 隧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中的相关部分。
Ⅵ 、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和施工安全的措施
1 质量保证措施
1.1 质量目标
本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是: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确保创省部优,配合全线争创国优。
创优规划是整个工程各项工作的指南,一切质量活动都要以质量目标为前提,项目部应把全标段全部单位工程评为优良且整个工程项目评分在95分以上作为项目部工作的目标和核心。
1.2 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本合同工程的实际情况及工程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同时编制单项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使施工全过程均处于受控状态。
1.2.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全面控制,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1.2.2 建立质量管理的有关制度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并严格按制度办事,是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创优规划实现的有效措施。
(1) 岗前培训及持证上岗制度。坚持“三检、四按、五不准、六做到”。
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
四按:“按图纸、按规范、按工艺、按标准”;
五不准:“资料不全不准开工、材料不合格不准进场、测量不闭合不准使用、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行下道工序、达不到质量标准不准交工验收”;
六做到:“方案做到合理、技术资料做到齐全、质量检验做到可靠、施工试验做到真实、测量数据做到准确、施工方法做到正确”。
(2) 工程会议制度。项目部每天召开工程碰头会,总结当天施工情况及质量情况,安排第二天工作;每周召开工程例会一次,主要分析一周来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生产等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各种总是每月末召开施工总结会。
(3) 技术交底制度。
① 以“技术交底书”的形式把质量标准、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法交给施工单位领导和职工。未见“技术交底书”施工单位可拒绝施工;不按技术交底书作业,出现质量问题,对施工单位要严肃处理。
② 每道工序开工前,项目部施技科对所属施工队伍技术人员、测量人员、试验人员和质检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搞好图纸会审,领会设计意图,增强主动性。
(4) 质量检查制度。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① 严格质量“三检制”。施工队积极组织施工班组开展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活动,并建立交接卡片,列项记录,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出手,不出班组;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
② 在队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项目部复检,最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准下道工序施工。
③ 隐蔽工程检查。凡隐蔽工程必须报项目部并会同监理工程师共同检查签证,不经检查或检查不合格擅自覆盖的,一律返工处理,费用自负。
④ 定期检查制度。除接受建设单位和上级单位组织的工程质量大检查外,项目部每月,队每周组织一次,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上存在的问题。
⑤ 重点抽查。项目部对施工队上报的质量指标和自检报告,有重点地进行抽样检查,以核定自检情况和上报指标准备程度。
⑥ 质量评定制度。对已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及时进行质量评比,树立样板工程,反馈质量信息。并把质量评定与经济利益杠杆相联系,发挥一线施工单位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重视工程质量。
⑦ 质量安全奖罚制度。对质量评定结果进行必要的奖罚,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同样对其结果进行必要的奖罚。
⑧ 工程测量制度。
a 搞好接桩复核,如发现有松动、沉陷和丢失的平面高程控制桩,应及时请测量单位予以加固和恢复,并重新测标。
b 接桩后所有测量标志应妥善保护,必要时加做牢固醒目的防护设施,施工中要经常检查校正,确保桩位的准确可靠。
c 所有施工测量和计算结果均应换手复核,按工程项目分类装订。
d 加密的平面、高程施工控制桩埋设位置应便于施测、保存、稳固和不影响施工。砼标石的埋设深度、测量精度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e 各项工程的平面、高程定位测量,必须引用两个以上的施工控制桩,并应闭合,精度符合有关要求。
⑨ 工程试验制度
a 项目部设工地实验室,配齐所需仪器和人员,开工前做材料的鉴定试验和配合比试验,填发施工配料单。
b 建立工地试验、质量检验及工序间的交接验收等项制度,试验、检验严格按质量要求的规定执行,做到原始记录齐全,数据真实可靠,测试手段先进。
c 会同工地负责人制作检查试件,按规范试验,施工中试验员跟班作业,负责质量控制。
d 对运到工地的主要工程材料,与物资人员配合,做好质量检验、试验,标明其使用状态,掌握砂石、水泥、外加剂及钢材等库存数量及质量情况。
e 及时做好试验原材料原始资料的整理、保管和报表工作。
⑩ 重点工序(钻孔桩、T梁预制、T梁架设、隧道开挖、防水、二次衬砌等)施工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
1.2.3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1)应用网络计划技术,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确保关键线路,合理安排工序衔接,并不断优化网络计划,选择最佳方案,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监督。
(2)运用TQC管理法,使企业管理工作不断深化和不断提高;要抓好QC小组的建设,着重抓好QC小组的普及率,活动率和成果率,关键进程、特殊过程都要有QC小组活动。
(3)抓质量管理要与项目管理和实行工法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水平,促进创优活动不断发展。
(4)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用“四新”成果突破创优难点,促进技术管理标准化。大力组织机械化、专业化施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5)贯彻承包经济责任制,实行技术风险承包,把工程质量与个人收入紧密挂钩,以此提高广大职工的质量意识,保证本措施的顺利实现。
1.2.4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本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分四个阶段(施工准备、施工、竣工验收和交工后服务)对质量加强控制,一切与质量有关的工作均处于可控之中。
1.2.4.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⑴ 坚持图纸学习与会审,领会设计意图,提出修改意见,避免产生技术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
⑵ 不断完善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使施工方案科学合理,措施详实、可行、可靠;
⑶ 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
⑷ 控制物资采购。作好分供方的评价和材料的进货检验,确保用于工程的所有材料均符合质量要求。
1.2.4.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⑴ 严格进行材料、构配件检验、试验和工程试验;
⑵ 实行工序质量监控。一是监控工序活动的条件,即“人、机、料、法、环”必须符合质量要求;二是监控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
⑶ 加强质量检查,包括质量自检、互检、专业检查、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验收检查、工程预检、基础和主体工程检查验收等,对关键工序实行旁站监察。
⑷ 严格设计变更管理;
⑸ 加强对成品保护,施工过程中对已完分项、分部工程制定防护措施加以保护;对产品的保护,着重抓施工顺序和防护措施,不颠倒工序,按正确的施工流程组织施工,防止前道工序损坏或污染后道工序;
⑹ 注意积累施工技术资料,作好工程日志,全面、科学、准确,及时地记录试(检)验资料,完备手续,按规定计算、整理、归档。
1.2.4.3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⑴ 坚持竣工标准;
⑵ 作好竣工预检,待确定全部工程项目符合竣工验收标准后,再向业主申请竣工验收;
⑶ 按规定整理、编制竣工验收文件。
1.2.4.4 保修回访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竣工后,按合同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对工程进行回访,听取业主意见,属于施工质量问题,负责维修,不留后患。
1.3 隧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3.1 超欠挖控制措施
控制超欠挖既可以保证开挖成型,又能保证初期支护质量,同时也是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措施。
(1) 正确标示开挖轮廓线。
① 在爆破前,画开挖轮廓线时要考虑施工误差,并考虑预留围岩变形和画线误差等因素,在设计轮廓线外要适当加大尺寸。施工误差按径向加大5cm考虑。
② 预留变形量:Ⅰ类围岩地段为15cm,Ⅱ类围岩地段为12cm,Ⅲ类围岩地段为10cm,施工时进行量测按实测数据进行调整。
③ 结合以上因素,Ⅰ、Ⅱ、Ⅲ类围岩画线时的径向加大值分别按15、12、10cm考虑。然后根据实际爆破后的断面尺寸和围岩收敛情况进行调整。
(2) 优化爆破设计
① 采用控制爆破技术。根据隧道地质情况采用不同参数的光面控制爆破技术。
② 采用非电毫秒延期雷管起爆。
③ 正确选用周边眼装药结构。为保证爆破施工质量,周边眼采用小直径药卷炸药,间隔装药,并做好炮泥的堵塞质量。
④ 按设计装药,并按顺序起爆。
⑤ 不断总结、修正爆破参数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
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