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以下内容编写:
参考书目资料
《XXX道路工程及综合管线(1标段)招标文件》
《XXX市政工程设计图纸》 2002J127-CD01A01
《XXX雨污水设计图纸》 2002J127-CP00V01P
现场实地考察情况
XXX岩石工程勘察报告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1990.05
《北京市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996
《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排水设施通用图》PT01-10 1991-1992
《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排水设施通用图》PT11 2000.3
《北京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2000.6
北京市建委频发的“315号”文件
本工程施工应遵循以上文件、规范、标准执行。
第二章 工程概况
XXX改扩建工程,位于XXX,西起XXXX路,向东至XXXX路,是为适合今后城市道路的迅速发展,为完善城市路网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加快本地区XXXXX的交通状况而修建的,是一条进出XXX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一条联接城区交通的重要道路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工程、雨污水工程。
其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道路、雨污水工程、中水工程、电信、电力工程、路灯工程。
道路工程面积:16509m2;雨水管线总长:1412m;污水管线总长:1414m。
计划开工日期为2003年4月30日,计划完工日期2003年7月31日,总工期93日历天。
第一节 道路工程
XXX位于XXXXX的东部,为东西走向,XXXXX东路(桩号为0+000)东至XXXXXX(桩号为1+000)。XXX湖东路起点向西与XX路临时接顺。道路全长1000m。
道路设计为城市次干路标准,道路施工中线为规划永中,规划红线宽40m,此路段设有一折点,设园曲线半经R=4500。
1、纵断面形式:XXX纵断面设计,主要依据现况地势、相交道路高程及道路两侧建筑散水高程控制。道路最小纵坡为0.3%。
2、横断面形式:XXX()道路采用两幅路的横断面型式,两上两下。其中,中央分隔带宽为3m,机动车道宽为7.5m,人行步道(含盲道)宽为3m和非机动车道宽为3m,绿地6m。
3、道路结构:按城市次干路(2)级标准,路面回弹弯沉25.8(1/100㎜)机动车道结构厚为56㎝。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Ⅰ)型 5㎝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Ⅰ)型 6㎝
石灰粉煤灰砂砾混合料(3:12:85) 15+15+15㎝
(1)设计道路路拱曲线均为直线型,横坡为1.5%一面坡,人行道横坡采用2%一面坡,坡向内侧。
(2)为了方便残疾人的通行,在距离人行道外侧0.5m处设置0.5m宽的盲道,在路口处设置了无障碍人行坡道。
(3)路缘石:机动车道两侧和中央隔离带采用乙1混凝土立缘石(49.5×30×12 cm),其外露高15cm,非机动车道外侧采用乙2型混凝土立缘石(8/10×30×49.5 cm),其外露高度15cm。
(4)树池:采用铸铁树池加盖,树池尺寸为1.25×1.25m的方形树池,树池与树池中至中间距为5m。
(5)为方便公共汽车停靠站,在桩号0+650处左右设置停车港湾。
4、人非混合方砖步道:总结构厚为27㎝。
彩色水泥方砖30×30 5㎝
M7.5水泥砂浆卧底 2㎝
石灰粉煤灰砂砾混合料 20㎝
5、道路工程数量:
第二节 雨污水工程
该道路雨污水管线沿道路自西XXXXXX路起向东敷设,至XXXX路止。
管线位置:雨水位于道路Xxx南侧12m;污水位于道路永中南侧7m。
1、雨水工程:
雨水管线西起1#井至XXX路27#井,管线桩号1+528~0+543,全长987m,管径为D=1000㎜、方沟断面W×H=1600×1000mm、W×H=2000×1000mm。全线槽深为2.5m~3.79m,管线纵坡8‰,各种检查井45座,沿线设有支线10条, 管径为D=700、800;支线管长425m。
管材及接口型式:管材为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Ⅱ级管材,管沟结构采用PT11-02(120°)砂基础,方沟结构采用PT09-ZH04、06做法。
雨水管线主要工程量表:
2、污水工程:
污水管线西起1#井至XXX路27#井,管线桩号1+088~0+104,全长986m,全线槽深为3.82m~4.25m,管线纵坡1.1‰~2‰,各种检查井45座,沿线设有支线10条, 管径为D=500、700,支线管428m。
管材及接口型式:管材为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Ⅲ级,管沟结构采用PT11-02(120°)砂基础。
污水管线主要工程量表:
第三节 水文地质情况
1、地形地貌:本路段呈东西走向,地形基本平坦,地势自东向西逐渐升高。沿线地势起伏较大,地面标高为45.10~48.30m。
2、水文地质条件:本工程地下水静止水位标高42.98~45.00m(深2.95~3.70m),其地下水属于上层滞水。
本地区历史上的最高地下水位接近自然地面。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为40.80~38.20m左右(自西向东降低)。
3、地下土质:本段路基土层为,表层为人工填筑土层,包括房渣土、级配不良砾填土、卵石夹土填土、含细粒土砾填土、卵石质土填土、级配不良砂填土、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粉土、高液限粘土,人工填筑土层中含有砖块、碎石、砖灰渣。人工填筑土层的厚度变化较大,大部分路段厚为1.3~4.1m。人工填筑土层以下为第四纪冲洪积层。
4、不良地质现象:沿线无不良地质现象,但局部人工填土层较厚,对于素土应清除表层含有的大量腐植质部分,下部经碾压处理后可做为道路路基,对于杂填土,由于含较多的生活和建筑垃圾,不经处理不宜做为道路路基。
5、结论:根据钻探资料综合考虑,本段道路路基属干湿性型按中湿~湿类型考虑。
路基处于潮湿路段,对潮湿路基进行石灰土(9%)处理15cm,然后分层回填压实。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