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梧高速公路L2标段
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总 则
1、编制范围、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1编制范围
马梧高速公路L2标段,线路起讫里程K226+480~K230+500,包括茶子脚特长隧道、路基工程、涵洞工程及附属工程、交叉工程的施工、竣工和修复缺陷。
1.2编制依据
1.1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有关法令、法规及规定。
1.2根据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书的工期质量技术等要求。
1.3马梧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投标书。
1.4国家或行业现行相关施工技术规范、试验规程、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5当地的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及交通运输条件。
1.6我公司在类似隧道取得的成熟经验及其它相关工程的施工经验。
1.7我单位经方圆认证中心认定的ISO9001:2000《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ISO14001:1996《环境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1.3编制原则
2.1采用高效率的机械化施工方法,科学安排施工顺序,重点突出控制工期的项目,保证重点,统筹安排。
2.2尽可能采用网络技术,制定最合理的施工方案,落实好雨季施工措施,确保全年连续施工,全面平衡工人、材料的需用量,力求实现均衡生产。
2.3 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临时设施,合理储备,降低成本,减少用电。
2.4 妥善安排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安全,实现文明施工、环保节约
2、施工组织设计安排的总体思路
根据该工程的特点,结合我单位施工技术水平、设备配备能力以及以往的施工经验,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针对本工程隧道断面较大、线路长、对隧道衬砌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防水性要求高等的特点, 施工组织设计突出洞内开挖重点,主攻出碴通风难点,强化锚喷支护关键,把握防水衬砌焦点,科学组织施工,合理配置资源,狠抓工期主要矛盾,搞好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施工质量争创精品,施工成本精打细算全过程控制,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
2.1指导方针及指导原则
隧道施工按新奥法施工的原则,采用钻爆法施工、无轨运输、独头压入式通风方案,强化配置“开挖钻爆”、“装碴运输”、“锚喷支护”、“防水衬砌”几条机械化作业线。在Ⅲ级围岩地段突出一个“快”字,在Ⅳ、Ⅴ级围岩地段做到一个“稳”字,确保安全、质量、工期、环保各项目标的实现。
2.2总体思路
2.2.1.配置先进的施工作业线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配备各种隧道施工机械设备,以大型专用设备为主,形成开挖、支护、装运、二衬、辅助等多条主要生产作业线,实现机械化、流水线作业。
2.2.2.专业化施工队伍施工
选派施工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调遣专业化的隧道施工队伍负责施工。
2.2.3.采用新的施工工艺,提高工作效率
施工中采用成熟的施工新工艺。如在锚喷支护中采用锚杆台车打眼,机械手湿喷;爆破采用机械装药。
第二章 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马江至梧州高速公路是国家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阿荣旗至北海公路南宁至梧州至桂林支线和国家重点公路汕头至昆明公路中的重要路段,也是我国通往东南部地区最方便的陆路通道之一。路线起于昭平县马江镇三合村佛子屯附近,起点桩号K224+000,接钟山至马江高速公路,终于苍梧县保村,终点桩号K296+553,与芩梧高速公路连接。
马梧高速公路L2标段,位于梧州市昭平县及苍梧县境内,主线起讫桩号为K226+480~K230+500,正线长度为4.02公里。主要工程为:(1)隧道进口端上行线340m路基和下行线330m路基、隧道出口端上行线320m路基和下行线350m路基;(2)茶子脚特长隧道上行线长3355km,起点里程K226+820,止点里程K230+175,茶子脚隧道下行线长3320km,起点里程K226+830,止点里程K230+150,设进口端、出口端四个工作面平行施工。详见L2标段工程平面示意图2-1-1。
茶子脚特长隧道位于苍梧县狮寨镇与昭平县富罗镇交界处,穿越大桂山西部余脉,马江端洞口在昭平县富罗镇三合村茶子脚屯,梧州端洞口在苍梧县狮寨镇古东村梅子屯。茶子脚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受地形限制,马江端上、下行线隧道洞口均位于缓和曲线内,隧道内最大超高为3%;其余段为直线段。隧道位于单坡段上,上行线纵坡为1.0%/4037.584米,下行线纵坡为1.0%/4030.413米。隧道简况参见表2-1-1。
本工程的主要特点:
(1)本工程的特点是以隧道为主,兼有路基工程,线外工程为辅。隧道施工贯穿本工程的主线。
(2)施工便道长,而且原材料采购供应受便道的影响大,一旦碰到雨季,施工就会受到便道的制约。
(3)地处南方,天气湿润,雨季较多,雨季施工措施的制定要力求适应当地天气的需要。
(4)工期紧,任务重。施工组织尤为重要。
2、工程技术标准
全线按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标准进行测设,其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
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24.5米,分幅路基12.25米。
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级。
桥涵宽度:与路基同宽。
隧道建筑界限:宽10.25米,高5.0米。
路面等级及面层类型:沥青混凝土(隧道内采用水泥混凝土)。
设计洪水频率:1/100(特大桥1/300)。
地震烈度区:VI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