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广场室外景观工程广场铺装标段(投标书)
- 资料大小:0.99 MB
- 资料类型:.doc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16-11-21
-
资料介绍
1.2.1 二、场外加工组织
考虑到现场环保、噪音控制、产生扬尘现象的发生,工程具备外加工条件的
分部、分项尽量做到场外加工、现场组装。主要场外加工项目包括:
1、石材加工
2、玻化砖加工
3、陶板加工
4、玻璃加工
5、木构件加工
6、商品砼现场泵送
7、铁艺栏杆加工
8、钢结构花架加工
9、预埋件加工
10、其它各项可以在场外进行的艺术半成品加工合理的组织场外加工,便于更好的组织交叉作业,如花岗岩石材和玻化砖铺装的同时,根据现场尺寸定制的异形板材可以在场外制作;钢结构和木构件制作的同时,油漆基层施工即可开展;严密的场外加工组织不仅是工程整体同步施工的前提条件和保证,也减少了现场因施工人员过多而添加的服务压力。
1.3.1 三、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是指导整个施工的关键线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根据本工程的要求,我们对工程施工流程按施工段作如下规划:
施工现场在组织工程土方和基础垫层施工的同时,展开场外加工基地生产工作,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按照完成一区块基础垫层分别组织基层验收的思路,及时组织泥工、木工和混凝土工交叉工作面,组织铺装工作,启动各铺装面层和装饰小品的施工作业工序,开展交叉流水相结合的大会战。
1、基础分部施工流程
各区块按顺序展开土方开挖、砂石垫层、素砼垫层、钢砼基础、砖基、土方回填施工,并组织区块内的小流水作业。
2、各铺装面层和装饰小品施工流程
本工程各区块设计功能和面层材料各不相同、工程量多、工作量悬殊较大,各施工段根据各区块基础工作面移交情况,组织从下到上的顺序开展各铺装面层和装饰小品施工,牢牢抓住各施工队的区块内流水、交叉施工。
3、施工顺序总体安排
⑴ 中心广场区和河滨区同时开始施工,总体上先中心广场区后河滨区,确保中心广场区的施工进度。
⑵ 中心广场区的施工总体思路为先中心后外缘,先内侧(指靠近主体建筑的东北侧)后外侧(指靠近河滨区一侧)。
⑶ 河滨区DEF 区块由东向西施工。
⑷ 河滨区ABCG 区块由北向南施工。
⑸ 工程扫尾阶段拆除所有在铺装范围上的临设用房,在现场未种植的绿化地范围内搭设简易工具间、材料间和保卫室,无法住宿的施工人员早进晚退,项目部落实专车接送。
工程施工测量
第一节 第一节现场交接
我公司若能有幸中标,在要求时间内与建设单位进行现场交接,派有关人员进驻施工现场,就**文化广场室外景观工程广场铺装标段内功能场所、临界点进行围墙隔离,重点对各控制点、控制线、标高等进行复核,对施工现场进行规划、布置建设,以使整个现场能满足“双标化”工地标准的要求。
第一节 第二节工程测量总体设想
1、首先利用全站仪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各控制点、控制线、标高等进行复核。
2、建立现场一级测量控制网:以提供的各控制点、控制线、标高为依据,分别在中心广场区、河滨区DEF 区块和河滨区ABCG 区块各设置一个通视良好的测量一级控制桩,把全场的坐标值和高程值分别引测到三个测量一级控制桩上。
3、通过测设好的测量一级控制桩,用全站仪按照设计提供的各分区块平面定位图,把设计提供的各区块二级测量定位原点桩测设好,并把高程引测到各区块二级测量定位原点桩上。
4、复核各个测量一级控制桩和各区块二级测量定位原点桩的坐标和高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高程和位置正确。在测量记录上标注点号、高程,并绘制有关点号的平面示意图,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
5、用全站仪通过测量一级控制桩,结合总图和各区块平面图中定位的尺寸数据,测出各区块之间和高差变化处节点、交接线的准确位置和高程。
6、用经纬仪通过各区块二级测量定位原点桩,利用“直角坐标法”,验证各区块之间和高差变化处节点、交接线的位置和高程定位的准确性,并进行各自区块内的最终定位及各条轴线的控制,在此基础上指导现场更详细的定位及轴线、标高的控制施工。
7、水准仪采用常规的往返“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控制各区块内的所有高程。
第一节 第三节测量仪器的选用
参照现场试验设备进场计划表,现场配备拓普康GTS-225 全站仪1 台、J2 经纬仪2 台和DS3 水准仪5 套。使用时按需选用。
第一节 第四节平面轴线和高程控制测量
1.1.1 一、基准控制网设置原则
1、基准轴线控制网的设置以业主提供的规划地界基准点及设计总平面图为依据,其轴线控制网基准点精度应控制在5 ㎜以内。
2、基准平面轴线控制网是建立在地界基准点的基础上的,设置时要求同时满足稳定、可靠和通视三个要素,其中任何一点遭到不可预见事件的破坏或移动时,应及时复测补网。
3、标高以业主提供的规划永久水准点为基准,其数值以规划最新数值为准。施工高程应根据最新数据及时调整,可利用平面控制主网基准点位作为水准点控制基准点。
4、轴线坐标控制点投测完毕之后,互相之间应进行校核,同时可检验偏差情况,闭合检查如果超出精度允许范围应及时纠正。
1.2.1 二、控制测量具体方法
1、根据业主提供的总平面规划分布和规划坐标点、水准点高程成果图,对本工程进行复测,确保总平面图所反映的尺寸与场地方格网实际情况相吻合。
2、施工总测量网控制根据规划红线和总平面图要求,设立现场控制点——测量一级控制桩,在施工中以此为控制点,引测各区块二级测量定位原点桩并建立各小区块的测量控制网。
3、在项目测量员测量定位后,请公司工程部技术科来复核,在复核正确的情况下,报请规划、设计和监理来现场对建筑物的定位进行复核,在复核正确后,由项目部测量员填写好测量定位单,请设计和监理签字认可,然后将签字后的资料交项目部资料员保存。测量定位的精度为万分之一,定位外包轴线尺寸允许误差为5 ㎜。
1.3.1 三、轴线控制测量精度要求
长轴线上的定位点,不得小于3 个;短轴线点误差不应大于5 ㎜;放样后的主轴线点位应进行角度观测,检查直线度;测定交角的测角误差和直线度的限差。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后测定,其测量精度应与长轴线相同,并进行各区块间的相互校核。测量标准和精度要求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中的有关要求。
1.4.1 四、高程控制测量
(1)基准水准点的建立
根据业主提供的永久等级水准点,采用往返水准或闭合水准测量(若业主提供二点),用二等水准引测至施工现场基准水准点。
(2)施工现场基准水准点应布置在受施工环境影响小且不易遭破坏的地方,可利用平面控制网基准点和坐标原点位作为水准点控制基准点。考虑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应定期对基准水准点进行复测。
1.5.1 五、基础阶段施工测量
1、基础:根据总平面图和各区块定位图,,按基础平面图及大样图的轴线定位,连结相应的轴线,计算开挖放坡坡度,测出开挖边线位置。
2、用水准仪把相应的标高引测到水平桩或轴线桩上,并画标高标记。
3、基坑开挖完成后,基坑坑底开挖宽度应通线校核,坑底深度应经水平标高校核无误后,并把轴线和标高引移到基坑,在基坑中设置轴线,基础边线及高程标记。有垫层的在垫层面上放出(弹墨线)墙或基础平面尺寸。基础模板完成后,按设计图纸要求校准模板安装的几何尺寸,在模板周边放出基础面的标高线,并用钉子标示(在竖向钢筋上用红油漆标示),墙、柱的轴线和边线标记延长线引至基础边线外,方便施工复核。
4、基础施工完成后,把轴线引测至基础面,并按施工图放出有关的墙和柱等截面尺寸线,有预留孔洞、管道、埋件等按施工图纸在相应的位置上放出有关的标识。
1.6.1 六、测量精度主要保证措施
1、全站仪和经纬仪的定位坐标值计算必须正确并得到设计认可。在设计支持下,取得总平面图的设计CAD 格式电子图,利用电脑进行各节点坐标的电脑自动捕捉和标注,减少人为误差,确保比例正确。
2、全站仪和经纬仪工作状态应满足竖盘竖直,水平度盘水平;望远镜上下转动时视准轴形成的视准面必须是一个竖直平面。水准仪工作状态应满足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3、用钢尺工作应进行钢尺鉴定误差、温度测定误差的修正,并消除定线误差、钢尺倾斜误差、拉力不均匀误差、钢尺对准误差、读数误差等等。
4、测角:采用三侧回,测角中误差±5 秒。测距:采用往返侧法、取平均值。
5、相邻轴线之间的偏差在±2 ㎜。相邻高差之间的偏差在±2 ㎜。
6、所有测量计算值均应列表,并应有计算人、复核人签字。
7、在仪器操作上,测站与后视方向应用控制网点,避免转站造成的积累误差。对易产生位移的控制点,使用前应进行校核。
8、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区块间和通长轴线间平面尺寸的测量复核工作。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
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