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某纺织车间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 资料大小:0.65 MB
- 资料类型:.doc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16-11-22
-
资料介绍
第一节 施工测量
本标段工程面积大,结构变化复杂,为精确快捷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主楼的垂直度,我们准备配备测量线人员2 人,仪器有:苏光J2 激光经纬仪一台、靖江精密水准仪一台、苏光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并针对建筑物平面与立面的形状特点,结合工程进度,分阶段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满足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的要求。
一、测量准备工作
1. 与建设单位办理交桩交点手续,复核地下室结构轴线,共同进行桩点具体位置的确认,填制“施工测量控制点交桩记录表”,作为施工测量放线的依据。
2. 了解设计意图,掌握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施工部署、进度情况、周围环境、现场地形、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做好内业计算工作。
3. 进行测量仪器的选定和校验。
4. 建立定位依据的桩点与场地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及平面设计图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核算。
5. 测设场地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点在基坑外围稳固地点和围墙上,做好控制桩和明显标记,妥善保护。
二、测量误差要求
1. 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线,包括建筑物的主轴线,其测距精度不低于1/10000,测角精度不低于20"。
2. 建筑物竖向垂直度:层间垂直度<3mm,全高垂直度<3H/10000,且≯15mm。
3. 标高控制网闭合差为± 5 n(n 为测站数)或±20L(L 为测线长度)。
三、沉降变形监测(由业主安排监测单位,我方现场配合)
1. 观测内容:根据工程的特点,需对本工程进行沉降监测。
2. 执行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和《工程测量规范》。
3. 点位的布设:将根据设计要求在建筑物上布设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布设见测量平面图。
4. 监测次数及周期:每一个结构层观测一次,结构工程完工后,每月观测一次,竣工后继续观测至沉降稳定为止。
四、平面测量方法:平面测量结合施工部署和工程进度分阶段采取相应的测量方法。测量方法如下:
1. 平面控制网
根据甲方提供的坐标控制点为测量放线依据,结合学生公寓设计图进行施工测量定位放
线,确定出测量控制主轴线,测量控制主轴线应能满足分段施工时能独立定位的要求,建立起平面控制网,作为每层轴线传递的依据。控制主轴线施测到现场后,应保护好控制轴线标志不被破坏,标记明显,为稳妥起见,每条控制轴线桩在基坑远处和近处分别施测两点,近点便于引用投测,远点用于保护和校测,定期检查各轴线间的尺寸。
2. 地上结构平面测量
结构平面测量采用吊线坠法控制垂直度。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采用吊线坠法控制主楼垂直度,采用较重的特制线坠悬吊,以确定的轴线交点为准,直接向施工层悬吊引测轴线。
(1) 线坠的几何形体要规正,重量要适当(1~3kg)。 吊线用编织的和没有扭曲的细钢。
(2) 悬吊时要上端固定牢固, 线中间没有障碍,尤其是没有侧向抗力。
(3) 线下端(或线坠尖)的投测人,视线要垂直结构面,当线左、线右投测小于3~4mm 时,取其平均位置,两次平均位置之差小于2~3mm 时,再取平均位置,作为投测结果。
(4) 投测中要防风吹和震动,尤其是侧向风吹。
(5) 在逐层引测中,要用更大的线坠(如5kg)每隔3~5 层,由下面直接向上放一次通线,
以作校测。然后用经纬仪把激光投点和外围设置的标记点连成一线,确定出施测层的控制轴线,据此进行平面细部放线。
五、建筑物标高控制
1. 标高控制网的建立
对甲方移交的标高水准点进行现场确认和校测,办理移交手续,进行妥当保护,据此建
立场地内的标高控制网点。施工±0.00m 以上结构时,在建筑物首层外墙柱上确定+1.00m 标高点,作为向上标高控制的引测点。
2. 主体结构施工标高传递
利用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依据,测控时要利用施工时建立的±0.00 标高,用钢卷尺沿标准节向上竖直引测。同时,定期对±0.00 标高进行复核。
第一节 土方基础工程
一、土方的挖运
1. 挖运土施工准备
(1)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
(2)测量放线,土方工程开工前,要根据施工图纸及轴线位置,测放场地开挖的边线以及放坡开挖的上下口白灰线。
(3)为防止现场和道路起尘污染环境,在出口处设置车辆冲洗坪,可同时冲洗2辆车。
(4)挖土机械的准备:基槽、基坑土方开挖采取1.5m3液压反铲挖土机2台。运土汽车:载重5t的自卸汽车多辆。
2. 挖土施工方法
本工程现场地已人工平整完,场地地坪绝对标高接近本工程室外地坪设计标高。机械挖
土时,深度方向留0.20m用人工挖到设计标高,防止超深,扰动持力土层。挖土放坡按1:0.66进行开挖。地梁土方采用人工开挖。
3. 技术组织措施
(1)质量要求
① 开挖标高:允许偏差+20cm。
② 边坡和边线:允许偏差±25cm,但边坡不得挖陡。
(2)质量措施
① 开工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工长)、测量工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
② 施工中要配备专职测量工进行质量控制。要及时复撒灰线,将基坑开挖下口线测放到坑底,及时控制开挖标高。
③ 认真执行开挖样板制,即凡重新开挖边坡坑底时,由操作技术较好的工人开挖一段后,经测量工或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作为样板,继续开挖。操作者换班时,要交接挖深、边坡、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
④ 开挖边坡时,尽量采用沟端开行,挖土机的开行中心线要对准边坡下口线。要坚持先修坡后挖土的操作方法。
⑤ 机械挖土过程中,土建要配备足够的人工。开挖边坡时一般每台挖土机要每班配备4~5人,随时配合清坑修坡,将土送至挖土机开挖半径内。这种方法既可一次交成品,确保
工程质量,又可节省劳动力,降低工程成本。
⑥ 底层开挖后即为设计场地面标高,要注意成品保护。垫层砼应及时施工,减少土层暴露时间。
(3)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① 开工前要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根据本工程施工机械多,配合工种多,以及运土路线复杂等特点,制订安全措施,组织职工贯彻落实,并定期开展安全活动。
② 挖土出入口要设安全岗,配备专人指挥车辆,汽车司机要遵守交通法规和有关规定。要按指定路线行驶,按指定地点卸土。
③ 要遵守本地区、本工地,有关环卫、市容、场容管理的规定。汽车驶出现场前配备专人检查装土情况,关好车槽,拍实车槽内土方,以防途中撒土,影响市容。为防止汽车轮胎带土污染市容,现场出口设置洗车场,要对轮胎进行冲洗。
二、降排水措施。
整个基坑开挖时,应在坑内及坑周设排水沟,做好坑内排水工作。地下室开挖前应在西、南两侧布设适量降水井,本工程必须采用有效的降排水措施。排水系统主要由明沟,盲沟与集水井组成
在基坑顶部设置排水明沟,宽30cm,深20~40cm(找坡坡向出水口),排水明沟浇基坑四周一圈。在基坑内沿四周同样设置排水地沟,宽30cm,深至地梁下30cm,每隔20米设一集水井,两集水井中段向两边找坡,集水井同样为70cm×70cm×1m,每个集水井配一台潜水泵。
第一节 结构工程
1. 钢筋工程
一、材料
砼结构中所使用的钢筋,都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实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必须有标牌,进场时按罐(批)及直径分批验收,每批重量不超过60t,验收的内容包括查对标牌、外观检查,并抽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在施工中必须加强对钢筋原材料的检验与保管。
二、钢筋的配料与代换
钢筋配料是钢筋加工成型之前一项重要的工作,配料时必须依据配筋图,同时也要符合规范要求。在设计图纸中,若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没有注明时,按构造要求处理。配料计算时,必须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要有利于加工安装。还要考虑施工中需要的附加钢筋(如撑脚、撑铁等)。
当施工中遇到钢筋品种或规格与设计不符需进行钢筋代换时,必须满足等强度代换原则或等面积代换原则,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同时还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 满足锚固的要求;
2. 钢筋之间的净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3. 应满足钢筋的最大间距与最小根数要求。
三、钢筋加工
钢筋按设计成型之前,必须经过除锈、调直、切断、弯曲成型等加工过程。
所有钢筋的半成品加工均在现场钢筋车间统一进行。制作时先按料单放样,试制合格后才能成批生产。所加工的半成品应按规格、数量分类堆放,车间设专人对加工完的半成品挂牌登记,统一发放,在下料前应对照料单合理编排,严禁长材短用,做到物尽所用,减小浪费。
钢筋加工质量标准应符合设计的规范要求。
四、钢筋焊接
根据设计抗震规范要求,本工程钢筋的连接方式为:
1. 柱采用电渣压力焊;
2. 框架梁、连梁的纵向受力筋采用闪光对焊;滚压直螺纹连接。
3. 现浇板用搭接接头。
4. 其余部位采用电焊接头(单面焊10D;双面焊5D)。
闪光对焊在现场工棚内统一加工,对焊前应先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 范围内的铁锈、污泥等,以免在夹具和钢筋间因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钢筋的端头若有弯曲,应予以调直或切除。焊接完毕后,应待接头处由白红色变为黑红色时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钢筋,以免引起接头弯曲。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品种时,应先对制作对焊试件进行冷弯试验。
五、钢筋绑扎
由于本工程的单层面积大,技术复杂,工期紧,施工中必须制定一套合理的绑扎安装顺序,根据具体情况,每一层的钢筋绑扎安装顺序拟定为:
检查、校正柱的竖向钢筋→竖向钢筋接长→墙、柱钢箍绑扎→主框架梁、次框架梁、主次梁、次次梁绑扎→板筋绑扎。
钢筋绑扎前,应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准备好控制砼保护层的水泥砂浆垫块,在模板上画出板、墙的钢筋布置线。当梁、板、柱等类型较多时,为避免混乱和差错,对各种型号构件的钢筋规格、形状和数量,应在模板上分别注明。对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应先确定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并与木工联系讨论支模和钢筋的先后顺序,以减小绑扎困难。
柱箍筋采用封闭箍,因而在竖向钢筋接长前先将箍筋套入柱,然后再接长钢筋绑扎成型。
若遇到主次梁相交,则次梁的上下排主筋分别放置在主梁的上、下排主筋之上;当有梁与柱、墙外皮平齐时,梁外侧的纵向钢筋应置于柱墙主筋的内侧,此时将梁外侧纵向钢筋端部稍作弯曲伸入柱墙内。对于配有双面钢筋的构件(如墙、板等),除注明外,均应加支撑筋或拉筋。按@600 呈梅花型设置,直径采用Ø8 或Ø10,以保证两层钢筋网间距或两层钢筋网的位置。
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保护层的垫块应采用比结构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砼,制作成符合保护层厚度要求的15mm、25mm、35mm 不同厚度的小方块,梁的垫块在扎梁筋前放于梁底模上,梁的主筋与墙柱竖向、水平向主筋穿插位置要正确,尽量避免左右方(或上下方)错位而造成砼保护层过厚。当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有两排或多排时,为保证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本工程在两排钢筋之间垫以和受力钢筋相同的钢筋垫块,且保证两根钢筋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5mm,钢筋垫块的布置间距为@2000。
2. 模板施工
一、概述
本工程模板施工主要采用20厚胶合板,钢木混合支撑。为了保证质量和施工进度,配备4000m3的新模板,以备周转。
楼层梁板模板要光滑、平整、圆顺,接缝处贴胶纸;保证设计尺寸,保证不漏浆,保证位置准确,只有这样,现浇混凝土的产品才能达到质量要求,才能达到混凝土表面光滑、耐看,外在质量好。地下室因人防要求,所有混凝土墙、柱支模用穿墙螺杆均一次性使用,埋设在墙中,不允许留支模穿墙洞。
二、柱模
墙模自身固定均采用竖向木枋(@≤300)和水平Ø48钢管(间距同螺杆)组成,用Φ16螺栓水平钢管对拉以控制截面,螺杆起步间距≤250,横向间距为≤500mm,竖向间距≤500,楼层上预埋Φ20@500的钢筋定位桩以定位并防止墙根部浇混凝土时移位。
外墙模板的空间固定采用顶撑相结合的方法固定,即钢支撑作为压杆,钢丝绳花篮螺杆作拉杆,压杆与拉杆的间距均为1.8m,内墙模板的空间固定采用钢支撑在墙两侧斜向对顶的方法固定。
为了防止外墙(柱)根部上下层接头位置胀模,上层模板应落下并低于下层楼面不小于300,并支撑于架设在下层墙(柱)顶预埋螺栓上的枋木面上。
附墙柱用胶合板,自身固定用竖向木枋和水平钢管,Φ16对拉螺杆控制截面(竖向@≤500)。墙柱支模前根据楼层放线先用30宽18厚胶合板条在混凝土楼面上钉出墙。
柱模板位置,这样既便于墙、柱模板定位准确,又便于加强墙、柱模板根部固定,防止墙柱根部混凝土漏浆。
三、梁、板模:采用胶合板,自身固定为木垫枋和钢管背杠。
1. 梁模板安装
(1) 在柱子上弹出轴线、粱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2) 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底跨度大于及等于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千分之一至三。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悬桃梁均需在悬臂端起拱0.6%。
(3) 支顶在楼层高度4.5m以下时,应设二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楼层高度在4.5m以上时要另行作施工方案。
(4) 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来确定。
(5)当梁高超过750mm时,梁侧模板要加穿梁螺栓加固,间距@600。
(6) 对于结构中的弧形线条,可采用先配模后安装加固的方法施工,配模方法为将弧形线条划分为若干小段,每段均用小宽度板条拼成设计形状,再在模板面钉一层镀锌铁皮,然后将配好的各小段模扳运至现场拼在一起,并与其他模板合并加固。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
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