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轨道交通某国际机场线东直门站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资料大小:1.84 MB
- 资料类型:.doc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16-12-02
-
资料介绍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范围
某国际机场线起点站位于东直门外大街与东直门大街的交汇处,沿东直门外大街向东至东直门外斜街,转向东北沿东直门外斜街下穿东三环路,过东三环路后进入机场高速公路与京顺路间的绿化带,并渐出地面,上跨四环路,然后沿机场高速公路与京顺路间的绿化带至五元立交桥,线路移至机场高速公路东南侧,沿机场辅路至温榆河西岸线路分叉,分别到达首都机场的旧航站楼和新航站楼,行经地区为东城区、朝阳区、顺义区。线路全长为27.76km,其中高架线路长度为21.7km,地面线路长度为0.7km,地下线路长度为4.9km,车辆基地设在现况李天路与规划中的李天高速路之间,面积约10公顷。本次降水施工为机场线东直门车站。
图1.1 机场线东直门站交通位置图
机场线东直门车站位于东直门立交桥东、东直门外大街北侧,站位布置在东直门公交枢纽城铁13号线东直门站南侧,为东西走向。本站与站位北侧已经建成的城铁13号线东直门站紧邻,与站位西侧地铁2号线东直门站相邻(详见图1.1机场线东直门站交通位置图)。机场线东直门站是机场线的起点站,与地铁2号线东直门站、城铁13号线东直门站换乘。车站外包尺寸长×宽×高为190.98×22.44×25.36米,侧式站台宽6米,有效站台长80米,总建筑面积10652平米。
由于车站设计预留从地铁2号线下向西延伸条件,所以轨面埋深达26.2米,基坑深度近28米,B段结构距城铁车站外皮2米,覆土厚2.5~1.2米。
受站位附近道路交通、建筑物、地下管线以及地下构筑物的控制,本站结构形式较为复杂,车站主体结构由4段独立结构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西侧单层暗挖双联拱段(A段,结构长34.20m,最大跨度18.74m)、西侧明挖段(B段,四层双跨矩形框架结构,结构长57.70m,宽22.24m)、过折返线段(C段,折返线上明挖单层双跨结构,宽16.82m,高6.2m;折返线下为暗挖平顶直墙结构,宽12.3m,高10.71m)及东侧明挖段(D段,五层三跨矩形框架结构,结构长33.25m,宽22.44m),主体结构总长156m。
附属结构包括:最西侧安全线(暗挖单跨单拱结构,长34.73m,最大跨度12.3m),一座施工竖井及暗挖通道(竖井长7.8m,宽6.8m,深31.482m;通道长27.11m,宽5.8m,高13.745m)及由通道向南暗挖一个通道用做设备用房(长13.76m,宽5.50m,高7.20m),一个暗挖换乘通道与现有换乘方厅相连通(L型,长23.547m+13.176m,宽6.8m),一个换乘通道与现有过街通道相连通,一个暗挖换乘通道与城铁和方厅联络通道相连通,一个无障碍垂直电梯直通地面,车站向北与城铁地下一层换乘大厅及东华广场地下一层留两个换乘通道,三座风亭、三个疏散口直通地面,一个出入口直通地面。车站基本情况见表1-1。
机场线东直门站地铁线路基本情况 表1-1
序号 位置 中心里程 长度(m) 宽度(m) 标高(m) 地面标高(m)
基底 轨顶
1 车站 K0+075 190 27.0 14.06~14.27 39.69~43.29
2 竖井 K0+043 7.8 6.8 10.618 42.10
1.2 工程特点
1、施工难度大
本站降排水施工场地位于东直门立交桥东北角位于东二环上,其下为地铁2号线东直门站,桥东侧连接东直门外大街。东直门外大街为二、三环之间的联络干道,现况机动车道宽度23米为双向三车道、机非分隔带5米,非机动车道7米,道路交通繁忙。站体部分位于已规划的东华广场场地,站体南侧地铁2号线和城铁13号线东直门站及过街通道共用的出入口,以及916路等多条市郊公共起程站。该段路面交通繁忙、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并且受已有2号、13号线支护结构施工影响,因此施工难度大。
2、技术要求高
施工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相对较复杂,要求疏干上层滞水、层间水、潜水,并降低承压水位,疏干潜水约1~0.5米,降低承压水位约4米。并且井位布置受到各方面的限制,站体主要部分均位于二环主路东北侧,其中两眼辐射井位于东西向东直门外大街与二环主路相接位置东直门桥南北两侧,对降水引起的沉降控制要求严格,因此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3、工程延续性强
降水工程需配合地铁施工延续到主体二衬结构施工结束,不能因故停止或间断降排水。
4、施工现场协调配合难度大
由于场地内施工的单位较多,且施工场地多处于交通繁华区,施工时需临时占用交通道路、桥下停车场等,施工前内部需协调场地位置、时间安排、用水用电等,外部需与交管、市政、桥梁、园林、环卫、自来水、煤气、电信等部门协调,审批手续繁琐,等待时间长,协调配合难度大。
1.3 工程环境
对工程施工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沿线地下及两侧建筑物、地下管线、既有桥梁等。
1、地下及周边主要建筑物
本站地下主要建筑物有地铁2号线东直门车站、东直门站出入口及与地铁13号线东直门站间换乘通道及方厅、地下过街通道、东直门交通枢纽的地下2层结构(13号线东直门站)及站后折返线隧道等。周边主要建筑物有紧邻拟建车站的建设中的东华广场。
2、东直门桥
东直门是东二环主路上重要的交通桥梁之一,同时也是东西向连接二环与三环的主要主干道。车站施工会破坏周围土体应力平衡,如地铁设计施工处置不当围岩土体发生变形,会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
3、市政管线
该段市政管线情况复杂,地下管密集,包括2条3.10×1.40m和2.20m×1.40m的热力管沟、2条2.60×2.5m和1.50×1.60m的上水管线、1条Φ1.50m的污水管、1条1.50×1.60m的电力管沟,以及其它电力、电信、上水、燃气、雨污等众多地下管线。特别是在二环主路东侧站体北端暗挖段埋藏9.10×4.20m盖板河(护城河),以及7.80×1.70m暗沟,底部埋深约7.0m。管线主要沿非机动车道和人行便道铺设,部分位于绿地内,埋设深度2~10m。
4、园林、绿地
降水工程的辐射井施工涉及园林绿地,主要是二环主路东侧东直门桥南北两侧绿地内的树木和草地,施工时需临时占用。
5、公交站牌
该站西南角位置辐射井施工涉及二环主路上东直门站站牌附近的广告牌,施工时需部分拆除临时占用。
6、地铁支护结构
拟建车站紧邻2号线及13号线,前期支护施工的锚杆肯定会对降水井施工造成影响。同时,由于站体采用明挖与暗挖结合的施工方式,在明挖段需要采用桩锚支护,须注意对降水井的破坏。
1.4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4.1 地层
本次勘察揭露地层最大深度为52.0m,依据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05年5月提供的“北京某国际机场线东直门站勘察报告”资料,按照其生成年代、成因类型及岩性,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1、人工填土层(Qml):
粉土填土①层:褐色~褐黄色,湿,稍密~中密,含砖渣、白灰渣、树根等,局部为粉质粘土填土。该层总厚为0.80~14.40m,层底标高为29.89~40.17m。
杂填土①1层:杂色,稍密,稍湿~湿,主要为砖块、石块,局部为生活垃圾或圆砾填土;
2、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Q41al+pl):
粉土③层:褐黄色,密实,湿~很湿,属中低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局部夹粉砂透镜体。该层厚度变化较大,总厚为1.20~10.70m,层底标高为28.87~32.37m。
粉质粘土③1层:褐黄色,硬塑为主,局部软塑,属中高压缩性~中压缩性土,含云母、氧化铁;
粉质粘土④层:灰色,硬塑为主,局部软塑,属中高压缩性~中压缩性土,含姜石、氧化铁、有机质。该层总厚度1.40~3.50m,层底标高为27.39~31.00m。
粉土④2层:灰色,密实,湿~很湿,属中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有机质;
粉细砂④3层:褐黄色,密实,湿,属低压缩性土,含云母、氧化铁;
3、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Q3al+pl):
圆砾⑤层:杂色,密实,湿~饱和,属中低压缩性土,最大粒径130mm,一般粒径15-20mm,粒径大于2mm颗粒物含量约占总质量的65%,亚圆形,成份以砂岩、辉绿岩为主,连续分布。本层总厚度1.00~8.80m,层底标高为20.86~24.87m。
中粗砂⑤1层:褐黄色,密实,湿~饱和,属低压缩性土,含砾石;
粉细砂⑤2层:褐黄色,密实,湿~饱和,属低压缩性土,含云母、氧化铁。
粉土⑤3层:褐黄色,密实,湿~很湿,属中压缩性土,含云母、氧化铁;
粉质粘土⑥层:褐黄色,硬塑,属中压缩性土,含姜石、氧化铁。本层厚度0.80~6.30m,层底标高为19.48~20.65m。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
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