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街道排水及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资料大小:2.2 MB
- 资料类型:.doc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15-12-22
-
资料介绍
目录
第一章 某市集污输水管道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招标).......................... 2
第1节 工程概况及招标要求................................................ 2
第2节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8
第3节 施工排水......................................................... 11
第4节 施工总体部署..................................................... 12
第5节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及部门职责....................................... 18
第6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说明........................................... 57
第7节 降低成本及节约措施.............................................. 182
第8节 施工期的施工与生活环境保护措施说明书............................ 187
第9节 管道水压试验施工方法............................................ 198
第一章某市集污输水管道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招标) 第1节工程概况及招标要求1.1 工程简述
**市集污输水管道二期工程起点位于下埔滨江公园横江沥通道内,沿西堤路进入麻渣下泵站,经潜污泵提升加压后,从泵站至十四号码头,沿西枝江边,上环城东路,经东新桥桥头,走桥西沿江路至渡口所,再穿过**大堤至第七中学旁的绿地,沿下角江边路直抵下角糖厂污水塘。其中建设集团办公楼旁(西堤路)至麻渣下泵站段自流重力砼管和麻渣下泵站至水门大桥段压力管已在下埔滨江公园工程中建成。本期工程管道全长2938m,均采用Φ1600mm 管,通流量为20 万m3/日。其中横江沥—麻渣下顶管工程、十四号码头至东新桥段及七中前顶管工程(穿**大堤)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本次招标包括以下四部分:1、水门桥—十四号码头(含麻渣下泵站), L=492.2m(以钢筋砼预制管为主,其中0k+72.000~0k+98.450,0k+135.765~0k+200.413, 0k+445.867~0k+492.422 段为钢管段);2、东新桥—渡口所(0k+686.312~1k+880.293),L=1194m(以钢筋砼预制管为主,其中1k+771.500~1k+880.293 段为钢管段);3、渡口所—下角糖厂污水塘,L=669.5m(全部为钢筋砼预制管);4、污水塘总出水口改造。
本工程的工程类别为市政工程一类,工程建设单位为**市环保局;设计单位为**市市政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为**市建设集团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本工段为第二段,即东新桥—渡口所段。
1.2 水文和气象
本工程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以②-2 砂层为主要含水层,向东江排泄。水位埋深基本与东江水位一致。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49 毫米,多年平均24 小时最大降雨量为153 毫米,年平均气温为21.7℃,年最高期气温为38.9℃,最低气温为-1.9℃。
1.3 工程地质
本工程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水门桥至十四号码头,第二段东新桥至渡口所,第三段渡口所至糖厂污水塘段,其工程地质条件分述如下:
1.3.1 水门桥至十四号码头
此段全长为492.2m,位于西枝江的左岸边,沿线高程在9~12m 之间,场地内地基岩土层自新至老出露有人工填土层(Qm1)、河湖相沉积层(Q1)、冲积层(Qa1)、残积层(Qe1)及下卧第三系岩层(Edn)等地层。
其中人工填土层(Qm1)为杂填土,分布于整段管线范围内,其中上游段多由粉质粘性土及少量的碎石、砖块等组成,结构较松散;河湖相沉积层(Q1)为淤泥粘性土、粉质土,分布于场地的上游段,多呈软塑状。
1.3.2 东新桥至渡口所段
此段全长1194m,由两部分组成,前部分位于沿江公路的江边行人道段,后部分为五眼桥排涝站处。其中沿江公路处的沿管线地面高程为18.0~13.6m 呈上游高下游低之态,五眼桥排涝站处因管线需从**大堤经过,地势变化稍大,场地相对高差达10m。
沿江公路的江边行人道段场地内地基岩土层自新至老出露有人工填土层(Qm1)、冲击层(Qa1)等。人工填土层多为人工填砂,砂质较纯净,稍密状;局部地段为杂填土,由粘质土、碎石及生活垃圾组成,结构松散;全线底部普遍有一薄层的人工堆填的块石、碎石层存在。
五眼桥排涝站处地基岩土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1)、冲积层(Qa1)、河湖相沉积层(Q1)及下卧第三系丹霞群基岩(Edn)。其中人工填土层(Qm1),主要由粘质土组成,平坦低洼处顶部普遍含有少许生活垃圾,多呈稍密~密实状;河湖相沉积层(Q1)为淤泥质粘土,多呈软塑状。
1.3.3 渡口所到下角糖厂污水塘段
此段全长669.5m,场地内地基岩土层自上至下出露有人工填土层(Qm1)、河湖相沉积层(Q1)、冲积层(Qa1)、残积层(Qe1)等地层。其中人工填土层(Qm1)分布于整段管线范围内,多为杂填土,主要由粉质土及少量的碎石、砖块等组成,结构较松散;河湖相沉积层(Q1)为淤泥质土,粘性一般,多呈软塑状;残积砂质粘性土层(Qe1),主要见于此段的中间部位,多为砾质砂质粘性土,土质稍疏松,手捏易散。
1.3.4 结论及建议
(1)、本工程施工现场位于**市闹市区内,其表层普遍为人工填土、填砂层,且局部地段存在有呈软塑状的淤泥质土体,故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
(2)、人工填土层在填筑过程中大多未经压实,结构较疏松,且局部有架空现象,不宜作为地基持力层,应予挖除或进行换土处理。
(3)、场地内局部地段存在有呈软塑状的淤泥质土,此层性状软弱,灵敏度高,易导致不均匀沉降。
(4)、场地内地下水不具有分解性的侵蚀作用,其基础部分可不作特别防护措施。
(5)、施工场地位于Ⅵ基本烈度区。
1.4 对外交通条件和材料供应
工程区位于西枝江及东江中下游的左岸,地处闹市,地形平缓,工程区内各类建筑物星罗棋布,道路纵横交错。尤其是东新桥至渡口所段,道路狭长,与周围建筑物距离较近,不利于施工机械设备的展开,在施工过程中需封锁道路,且受到市区交通部门对施工车辆的限制,各种工程所需材料的运输较为困难。
1.5 工程特点
渣下泵站原型为立式混流泵,泵房土建部分已完成实施,为不影响泵站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减轻噪声影响,将立式混流泵型改为潜污泵型,并对土建部分及相关的机电设备金属结构作出相应调整。水门桥至十四号码头段(节点0k+000~0k+492.422)的施工沿江外侧布置施工,以埋设为主,管沟回填砂。结合现状与滨江公园规划控制管道埋深。此段管道埋设要经过**市造船厂和广东省船舶修造厂,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尽量减轻对船厂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东新桥至渡口所(节点0k+686.312~1k+880.293)是此项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本段采用破4.5m 宽左半幅路,管沟两侧采用搅拌桩防护的措施,要求管沟分段开挖施工,管道埋深控制在2.5m。施工前先对地下管线进行勘察,以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在施工时对其造成损坏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在节点33(1k+555.768)、节点35(1k+675.594)附近开挖时建筑物安全距离不足,采用钻孔桩防护,考虑到施工中对周围建筑物和居民造成的影响,要严格遵照施工规范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及时间。管道基本均采用预制钢筋砼管,接口采用胶圈柔性接口,转弯起伏处采用钢制管。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
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