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1.总则
1.1编制依据
1.1.1黄埔大道放射线东段第七标天河东段招标文件。
1.1.2标前会议纪要及补遗书资料。
1.1.3国家交通部、铁道部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1.1.4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多次踏勘、施工调查所获取的资料。
1.1.5本单位现有的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和多年来在长江、黄河、汉江等江河上的建桥施工及跨铁路、公路主干线施工和互通立交施工地下通道、隧道施工所积累的宝贵经验。
1.2工程概况
1.2.1 概述:
第七标-天河东段,里程K1+230~K3+093.74,长1863.74米。
本标段的工程有道路工程,隧道工程、跨河涌桥,两座人行天桥及排水等项目,工程情况分述如下:
①道路工程:里程K1+230~K3+093.74,该标段起于体育东路东侧,止于暨大门口处,道路里程长1863.74米,标准段路宽60米,除天河东路口首层地面外,其余路段均用分隔墩分隔,在天河东路口处,因东西向主车流用隧道的方式在负一层穿过,首层地面道路提供南北向直行及左右转弯,为此将该路口进行交通渠化,特别在南侧的猎德路口,两条右转匝道之间预留较大的绿化用地,以美化环境。
②隧道工程:该隧道为东西走向,是为黄埔大道穿越天河东路口而设,该隧道全长652米,西侧开口段长207.7米,东侧开口段长208.6米,中间闭口段长205米。横断面为单箱双室型结构,宽28.8米,南北各三车道,行车道净高按≥5.2米设计,因该隧道为浅埋式(最大覆土厚约为2.5米)又可利用隧道南北侧的路幅余宽各有14米宽及珠江新城已建成道路来进行交通维持,所以施工方法考虑用人工挖孔桩配锚杆进行支护明挖施工,考虑尽量减少开挖宽度,支护与主结构协同考虑而选用矩形方桩1×1.25米,桩长5~15米,锚杆3φ25,按支护高度不同设1~3排锚杆,因该隧道闭口段长仅205米,无需另设电力通风设施;只考虑照明及排水等工程,隧道的内防水采用“双掺”技术,即添加UEA8%及粉煤灰15%材料,要求达到S8的抗渗标准,外防水采用防水卷材方式,其铺设采用无订或挂线方式进行,隧道天顶装修为纸筋石灰浆批面,白色防火材料喷涂,两侧墙贴6×24条形砖。
③跨河涌桥:该桥为黄埔大道跨越猎德涌而设,据规划,猎德涌宽为44米,所以,该桥布置为三跨(12+20+12米)简支桥面连续结构,其中12米跨为预制钢筋混凝土宽腹T梁,20米跨为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构造为φ1.0米圆柱墩,φ1.2米及φ1.4米钻孔桩,一字型薄型桥台。
④天桥工程该标段共设两座人行天桥。
a石牌西人行天桥:为保持黄埔大道机动车道的畅通,敞亮,要求在中间不设墩。为此,天桥主跨度达到46.5米,选用简支桁架结构,主跨布置为6+48+5.25米,即为单跨带二小悬臂的组合桁式结构,桁架杆件由钢板轨制或焊接成矩形断面,由工厂预制组拼成多段桁片,现场吊装拼接,天桥由两片桁片结合人行道板及遮阳顶棚构成一个闭合的框架稳定体系,天桥副跨及楼梯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梁,于南北两侧分别设一梯道及坡道,天桥主跨宽5米,梯道(坡)宽3.5米。
天桥的装修:
所有圆柱及栏杆座外露面贴彩色条砖(6×24cm);所有混凝土外露部分石灰浆批面并涂白色乳胶漆;栏杆采用复合不锈钢;桥面铺混凝土广场砖,梯道铺耐磨砖;
b 暨大天桥:该桥位于暨南大学正门南侧,跨过黄埔大道连接跑马地正门东侧,该处视线较为开阔,经讨论认为,在这一个重要位置,适宜做拱形结构的天桥,以便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又能与周围景观相映衬,美化环境,为此该天桥结构选用中承式系杆拱结构,主拱肋为单肋钢箱,跨径为58.31米,桥宽5米,吊杆为36钢筋,外包不锈钢管,桥面板为钢箱断面,与主肋焊接,成为系杆,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南北两侧设梯道及坡道,宽度3.5米,为与拱型主跨相协调,楼梯也选用现浇板拱型式,钻孔桩基础,所有钢构件均用热喷锌铝防锈,再油面漆装饰,主拱肋为橘红色,桥面板钢箱为墨绿色,人行道面铺广场砖,栏杆为多组五环型,取意奥运五环图案。
1.2.2 主要工程数量
见《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
1.2.3周边环境情况及工程地质条件
①在黄埔大道珠江新城段区域内(广州大道—华南大道之间),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是一个繁华、高尚、现代化都市气息浓厚的所在地,在该区段的北侧,已是高楼林立,高标准的建设项目大都已完成;而南侧则为著名的珠江新城,规划起点高,建设规模大,,是未来广州市新城市的中心所在,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尤其是“一年一小变”以来,珠江新城日新月异,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大部分已建成或基本建成,与黄埔大道接口的几条道路相继建成,尚余的金穗路、马场路及猎德路的部分地段也正在加紧建设,估计会先期于黄埔大道建成通车。
现有在黄埔大道规划宽度内的建筑物不多,主要集中于猎德路口的部分民居及少量的高压电塔。
②工程地质条件:据1999年4月份的地质勘察报告揭示:场地地层主体属中软地层,约半数的地质钻孔过强风化层,土层由上至下依次有:a人工填土层(厚度约1.3—3米):杂填土、素填土层;b 冲积层(厚度约5—9米):粉质粘土层、淤泥质粘土层、细至中砂层、粉质粘土层、中砂至粗砂层;c残积层(厚度约1—10米)有粉质粘土;d岩层有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砂岩(或砾岩)。
1.2.4 技术标准
①设计车速:主线V=60—40公里/小时,匝道V=30公里/小时。
②平曲线最小半径:道路600米,匝道60米。
③纵坡:立交imax=5%,隧道:洞口imax≤5%,洞内≤3%。
④竖曲线半径:道路R凹min=10000米,R凸min =30000米
立交R凹min=1500米,R凸min =1800米
隧道R凹min=2000米,R凸min =2500米
⑤横断面
道路:标准段60米=(8+21.75+0.5+21.75+8)
立交桥:(体育西、体育东):全宽16.5米,其中主跨段与天桥结合总宽为22.5米
隧道:28.8米=(1+1+11.75+0.25+0.4)×2
天桥:主跨5米,楼梯3.5米。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