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Ohm 。采取的主要措
施有:营造水保林6Ohm ;老果园改造修台池田
12Ohm ;修谷坊3座;沟道治理1.3km,其中:
主沟道清淤与护岸长1.2km;支沟清淤与护岸长
0.1km;修作业路l500m,封禁网障3.3km,宣
传标志牌3座。
经过治理,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
90%以上,经过10年左右时间的巩固和发展,
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将得以全面发挥效益。综合治
理措施保存率达85%以上,水土流失得到控制,
生态环境开始良性循环。农村经济有较大发展,
平均水平提高50%以上。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和
建设,把园区建设成为“水保生态立园,绿色产
业当先,科教兴农为本”一流的现代化示范园区,
包括生态修复区、径流观测区、有机果品采摘区、
旅游度假区、拓展训练区等。
2.2 工程总体布局
示范园区山多地少,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
重,致使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经济水平低于全镇
平均值,应通过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对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现状进行调整,在保证基
本农田的前提下,增加林业用地比例;对郁闭度
小的林地,充分利用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提高植
物覆盖度。根据该示范园区特点和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的需要,通过坡耕地治理,提高农业用地质
量,增加粮食产量:通过舍式喂养牲畜,加快生
态修复进度,改善生态环境;通过修筑拦蓄工程
和植物工程,加快荒山、荒坡的开发建设,提高
土地利用率。
根据该示范园区水土流失状况,以控制水土
流失为核心,以开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
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采取工程措
施、植物措施、耕作措施和管护措施相结合的办
法,从上至下,因地制宜,布设三道防线,形成
控制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对于荒山、荒坡及疏林地的治理分别采取以
下措施。 (1)对林木稀疏且不宜重新治理的疏
林地,经过工程整地后加以补植,并实行全面封
禁,利用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和人工补植,实施
生态修复面积6Ohm ,提高林草覆盖度,减少水
土流失。(2)对土层瘠薄,但荆条、杂草等植
物生长良好的荒山,实行生态修复封禁治理,充
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实施生态修复,
· 60 ·
提高植物覆盖度, 减少水土流失。 (3)对有一
定土层且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荒山、荒坡,实行
工程整地造林,以提高林木成活率,实现既蓄水
保土,又树木成林,工程整地栽果12Ohm 。上
述三种不同类型和条件的地域所采取的不同措
施,形成控制水土流失的第一道防线。沟壑治理
是从上到下,从毛、支沟到主沟依次治理。毛、
支沟多为发育型沟, 因此, 首先作好沟头防护,
沟内修筑谷坊。干沟多为稳定型沟,主沟道清淤
与护岸长1.2km;支沟清淤与护岸长0.1km。为
各项治理措施更好地发挥功效,还将建设一定数
量的服务型工程。为生态修复工程不遭破坏,将
建设一定数量的围拦和标志牌;另外,为造林工
程运输苗木、水及后期防火、农产品运输等,将
修筑作业路15km。
3 工程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264.40万元, 其中:建安工
程费197.49万元,林草措施34.94万元,独立费
用22.43万元,预备费7.70万元。考虑到水土保
持重点防治工程的实际情况,本工程投资采取中
央、地方(省、市、县)共同投入的方法,中央
和地方的投资主要用于本工程的材料费和独立
费用及部分工程的基本直接费、间接费、企业利
润和税金等,市、县以群众投劳方式投入,主要
用于本工程的劳动力投入。
4 效益分析
4,1 生态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各项治理措施的增加和
完善,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治理,使大量的降雨
入渗,拦蓄径流,蓄水7O.33万m ,减少大量
的土壤流失,保土11.79万t,保护了土地肥力,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