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费征收困难,对灌区内社会经济的发造成不利影响。因此,
引进水利自动化技术,建设灌区测水量水信息自动化系统势在
必行。依靠科技建立一个可靠、先进、开放、实用的灌区监测平
台和信息调度指挥中心,充分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调度技
术、优化技术、GIS技术等,可以保障灌区供水安全,实现与水务
局信息中心信息共享,提高供水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理水平,促
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 实现水利信息化的主要措施
3.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前沿性的系统工程,加强
水利信息化建设,既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也是对人们传统管
理方式、传统思想观念、工作习惯的巨大冲击,工作的协调与业
务的重组、环境的改善是保证信息化进程顺利进行的关键,而
这就涉及到利益的调整问题,推进水利信息化需要协调各方面
的利益关系。实践已证明,信息化不光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
是观念问题、认识问题。因此,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使水利
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工程前期规划、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的每
个步骤,都应组织专家充分论证,确保项目决策科学;须专门成
立水利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专家的指导。
3.2 重视水利应用软件作用
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应用,偏重硬件或者偏重软件,都不
能使水利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一些单位存在着“重硬轻软”
的错误认识,在信息资源的开发设计上,对硬件投入巨资,却认
为软件可有可无,致使硬件设施无法真正发挥作用或效率低
下。只有经过高水准的软件平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判断
后才能形成有用的信息,如果只有硬件设施,虽能完成数据的
采集、传输,但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不能完全发挥信
息系统的作用。因此,在水利信息化系统建设中要努力开发出
高水平的水利专业应用软件,加强软件平台的开发与设计。
3.3 加强水利信息“三化”建设
水利信息“三化”建设是指水利信息规范化、标准化以及安
全化建设。国家虽然发布了《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但水利信
息化标准体系目前还很不完整,尚未形成国家的统一规范标
准。水利信息安全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网络与信息安
全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信息安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
系统、设备、网络的安全,更要注重信息的安全和涉密信息的保
密。加强水利信息“三化”建设,就要统一标准、资源共享,有效
降低开发费用,为信息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在安全化
方面,要采取技术手段,加强管理和健全体制,实现从过去的应
对防护向整个网络信息系统的综合保障转变;要建立健全信息
保障体系的要求,满足国家对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要求,
采用国家认证的安全技术和产品,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安
全服务,促进信息化健康发展。
4 引进先进技术实现水利工程自动化
4.1 引进水利自动化建设三大系统
水利自动化建设三大系统包括通信系统、水情测报系统、
防洪系统。通信系统由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载波通
信四部分组成。通信系统可以实现地区通信联系,组成一个小
型卫星通信网络,满足防汛调度、水情测报系统信息的传输要
求;与电网交换中心联接,将水情信息传送至相关部门;可解决
电力调度、线路保护、负荷控制及监测系统等通信问题;还可以
建立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可靠数据通信网络及视频系统。水
情测报系统可建立地区水库的水位雨量遥测和水文站网监测
系统,将气象预报结合实测水位流量进行洪水预报,对气象、雨
量、水文数据进行采集分析、计算,增加预见期以准确掌握洪水
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洪水预报的准确率,增强水库防洪调度的
及时性和可靠性。防洪系统根据水库枢纽的水情预报及气象
预报,作出来水预报;按防洪调度要求对水库的泄洪闸进行控
制,实现闸门监控的自动化;对水库水位、水库下泄流量等进行
测量和分析,在任何情况下,达到控制可靠、准确和及时。
4.2 实施水利枢纽综合自动化
水利工程自动化任务十分繁重,综合自动化系统也比较复
杂庞大,枢纽的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等多个专业分工,各自
接受上级指令,在梯级枢纽的实际运行中存在着许多需要统一
协调的问题。因此,枢纽综合自动化系统应采用分散分布式系
统,按功能块设计系统,将水利枢纽运行调度管理任务分块,按
功能块或管理要求分设自动化系统。为了满足自动化系统功
能的要求,并保证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应当采用当代先进技术,
采用开放式结构对枢纽进行统一调度管理,确保枢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