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坝址河道高程相差1.0 m。若选择下坝址,不
能利用这段1.0 m的水头,且首部枢纽中的沉沙池
的布置将存在困难;另外,由于坝址洪水流量大,
建坝后将使洪水位抬高较大,对上游大量农田产生
危险,势必需要增设库区防洪墙,此部分防洪墙投
资和上坝址方案引水渠道投资相当,因此,将坝址
选择为下坝址是没有必要的。在工程地质条件方
面,上下坝址均不存在工程建设的制约因素,地质
条件相差不大。经综合考虑后,将新田水电站的坝
址选择为回栏下坪村正下方河道的上坝址。上坝址
可多利用1.0 m的水头,且枢纽布置容易解决,库
区防洪墙较短。所以,坝址选择为母鸡河与仁里河
交汇口以下约2.5 km处回栏下坪村正下方河道的上
坝址。
所选择的上坝址方案,坝址河道呈NW 向SE
转向,河道宽35~50 m,坝址地形较为开阔,河
谷为斜向谷~纵向谷,主要呈不对称的“V”型宽
谷。两岸山岭高程在2 000 m以上,相对高差一般
大于1 000 m,属深切割构造剥蚀侵蚀中山地貌。
坝段左岸岸坡地形坡度上部稍缓,为23。~32。,下
部陡峻,地形坡度为47。~52。;右岸为田地,宽
105 n 左右,平缓,在水田右侧山坡地形坡度一般
为35。~50。。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无不良物
理地质现象, 自然边坡整体稳定。
2.2 厂址选择
厂址的选择是在实地踏勘的基础上,结合工程
所处的地形地质条件决定,并考虑了下游观音岩水
电站回水的影响。观音岩水库正常蓄水位
1 134.000 m,防洪高水位1 134.180 m,设计洪水
位1 134.460 m (P = 0.2%), 校核洪水位
1 137.640 1q(1(P=0.01%)。受此水位的影响,观
音岩水库的洪水淹没线和淹没区尾部达到仁和镇新
田村附近。若厂址往新田村以下移动,就越靠近观
音岩水库的主库区,在水头一定的条件下只会增加
引水线路长度,对工程将是无益的。所以,厂址只
能选择在观音岩水库淹没区尾部的新田村附近。新
田村位于仁里河左岸,村庄较大,居住用户多,岸
坡地形平缓,不适合布置压力管道和发电厂房。在
新田村对面的仁里河右岸,岸坡坡度较陡,在坡脚
为平缓的田地,具有布置压力管道和发电厂房的良
好地形条件。所以厂址选择在新田村对面的仁里河
右岸。
厂址方案中,选择了上厂址和下厂址2个方案
作比较,2个厂址直线距离为400 m,中问为新田2
号冲沟相隔。2个方案工程地质条件相当。经初步
布置,上厂址比下厂址减少引水线路长约600 m,
压力管道减少约100 m,且上厂址中前池和泄水道
的布置较好解决。下厂址方案的前池所在山脊有坟
地的干扰,将会对前池和压力管道的顺利施工带来
难以预计的影响。在地面高程上,上厂址处平均高
程为1 140.00 m,下厂址处平均高程为1 143.00 m,
若下厂址要达到此高程,需要增加较大的开挖量或
延长压力管道长度。所以,本工程厂址选择为上厂
址,位于新田村对面的仁里河右岸阶地,地理坐标
为东经100。7.2 ,北纬26。22.6 。
厂房位于河流右岸的一级阶地上,为田地,地
形相当开阔、平坦,易于厂房布置。厂房位置地面
坡度平缓,边坡矮小,属稳定场地。清基至强、弱
风化基岩后,地基强度较高,不存在压缩变形问
题。厂址岩层连续性好,层问无泥化夹层,基本无
连续贯通的临空面裂隙,不易出现滑动破坏。
3 枢纽布置方案选择
3.1 开发方式选择
新田水电站的开发方式可选择有库容要求和无
库容要求两种方式。有库容要求时一般建坝较高,
形成有调节能力的水库,有压引水。无库容要求时
一般为径流式电站,无压引水,来多少水发多少
电。通过实地踏勘发现,坝址以上区域均有大量农
田、耕地和村庄,若建高坝挡水,将造成极大的库
区淹没和移民投资,对小型水电工程来说将是难以
接受的。新田水电站的开发只能采用径流式开发,
只建低坝挡水,满足取水要求即可,基本不形成库
容和淹没。而采用径流式开发后,利用母鸡河与仁
里河交汇后的丰富流量和坝厂址之间约140 m的天
然落差,新田电站仍然可获得很好的发电效益。所
以,新田水电站的开发方式选定为径流式开发,引
水方式为无压引水。
3.2 引水线路选择
新田水电站为径流引水式电站,主要为了利用
仁里河开发河段约140 In的天然落差和经母鸡河汇
合后较大的水量。引水线路可分为左岸引水和右岸
引水。
在坝轴线处,左岸山体陡峻,主河道靠近左岸
边,左岸无布置进水口和沉沙池的有利条件。而在
右岸为河道阶地,可较好解决进水口和沉沙池的布
置。在坝厂址之间的河道范围,河道弯曲总体向
右,选择右岸引水为“裁弯取直”的短距离线路,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