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控制段。控制段长17 m,堰型为曲线型实
用堰,堰体为浆砌石外包钢筋混凝土结构,堰顶高
程为82.5 m。泄洪孔分为5孔,每孔净宽9 m,每
孔设9 mX6 m弧形闸门一扇,闸墩厚度为1.8 m。
弧形闸门在提高标准时,位置及尺寸均未做改动,
弧门顶高程仍为88.5 m、支铰高程为88.0 m。墩顶
设有检修桥、工作桥及交通桥。
4)水平段。水平段长40 m,底宽52.2 m,底板
为0.15—0.20 m厚的钢筋混凝土板,下设厚度为
0.25~0.6 m的浆砌石做垫层,底板高程79.4~79.3
m。两侧山体以护坡形式保护,坡比1:1.0,护坡在
1.0 m以下为混凝土,以上为浆砌石衬砌。
5)陡槽扩散段。扩散段长35.0 m,总宽度由52.2
m 扩散到56.0 m,底板高程自79.3~75.5 m,底板
与两侧山体处理情况同水平段。
6)挑流段。挑流段长15.0 m。反弧半径R=24.0
m 、坎顶高程为77.5 m、反弧半径30~、底板宽度56~
63.2 m,这段底板构造与前两段一致,只是边坡采
用钢筋混凝土护坡。挑坎型式为连续挑流,末端两
侧设有插入墙,各深入混凝土护坡内1.0 m。为防
止水流回淘,挑坎下设齿墙,齿墙底部座落于岩石
上,高程为70 m。
2.2 存在的问题
1)两侧边墩在1993年进行检修闸墩施工过程
中,均出现裂缝,左侧边墩属贯穿性裂缝,并且两
侧边墩向中间倾斜,影响闸门的正常运行,危及边
墩及溢洪道稳定。溢洪道控制段底板、溢流堰堰顶
及陡坡段混凝土面层大面积脱落,露筋现象严重,
底板有贯通裂缝。泄槽及堰面凹凸不平,且有不同
深度的冻融破坏。
2)经稳定计算结果复核,在各种工况下控制
段的整体稳定安全基本满足规范要求:但在设计和
校核水位时基底出现拉应力,堰体底面有大于规范
要求的拉应力,不满足规范要求。
溢洪道中墩抗滑稳定在设计洪水位时不满足
规范要求并在墩底出现拉应力,在检修工况时,中
墩及边墩底亦出现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拉应力。
3)溢洪道墩顶及岸墙顶高程不满足规范要求,
造成闸顶过水、阻水及洪水外溢现象,对整个溢洪
道的稳定造成极大威胁。
· 2 ·
溢洪道上游两侧山体和河底按原设计要求还
有欠挖,严重阻水,导致溢洪道泄洪量不能达到设
计要求。
2.3 加固方案
随着设计工作的深入,对溢洪道加固方案进
行经过多次的分析论证,由于溢洪道存在问题太
多并且严重,采用常规修补的办法不能根除现有
的安全隐患,因此决定拆除现有溢洪道,并在原有
位置建造新的溢洪道。次方案也符合安全评价是
专家们的加固建议,所以设计推荐、各级技术审查
通过并采用了将原主溢洪道全部拆除重建的加固
方案。
2.3.1 溢流净宽比较
新建溢洪道结构型式及尺寸直接影响到枢纽
中的各主要建筑物,为了使新建溢洪道布置经济
合理,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对溢流净宽选择了3个
比较方案,即净宽分别为45.0,40.0,65.0 n1。
方案I:净宽45.0 m方案,为保持与原结构净
宽相同而确定的方案。
方案Ⅱ:净宽40.0 m方案,为避免大范围的开
挖,溢洪道的总宽度基本与原结构总宽度相同
55.0 m o
方案Ⅲ:净宽为65.0 m方案,考虑加大泄流量
不加高坝体,开挖两侧山体加宽溢洪道。
溢流净宽比较时溢洪道的基本布置为:各方案
溢洪道中心线 顷水流方向)的位置均与原主溢洪
道相应方向的轴线位置相同:堰顶高程仍保持原高
程82.5 m不变:进口引渠、控制段、陡槽扩散段、
挑坎段等的结构布置及型式相同,仅宽度及顶高
程作相应的变化。
以上3个方案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方案比较特性表
该工程坝顶高程由校核水位控制。现状坝顶
高程99.0 m(实测顶高程98.698 m),防浪墙高1.0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