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鲁班袋建筑工程资料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程书籍 > 水利水电书籍
水电站初期蓄水过程计算方法
  • 资料大小:285KB
  • 资料类型:.PDF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21-08-16
资料介绍

 水单元的水量和水位要求;② 库区移民安置进程和

施工进度计划;③ 其他要求。
2 计算方法
2.1 传统方法
2.1.1 蓄水历时不超过1 a的蓄水过程
对入库径流量扣除水库蒸发渗漏损失、向下游
各项供水量,通过试算法估算蓄水历时。将每年径
流系列中相应于蓄水时段内的月径流量求和, 并按
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通过经验公式计算该年的
蓄水时段内入库水量的经验频率, 即
p = (1)
式中,m 为排序序号;n为参与排频的总年数。根
据SL 1O4—95《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要求,P
通常选75% ~85% 作为设汁保证率。
入库流量过程线的选择包括频率法和典型年法。
具体为① 典型年法。选出入库水量频率最接近设计
保证率的月径流过程作为蓄水期入库流量过程进行
蓄水过程计算。当同时有几个径流过程的水量频率
都接近设计保证率时,可以选用前期水量较丰、后
期偏枯的过程。该过程体现了前期蓄水位较高、对
防洪不利,后期可能无水可蓄的不利情况。② 频率
法。选出入库水量频率接近设计保证率的3~5个径
流过程,通过计算逐月来水量百分比累计曲线, 选
择其上包线作为入库水量时程分配的依据,推算出
人库流量过程线。
方法① 直接采用典型过程, 方法② 通过上包线
可推求出前期蓄水量较大、后期无水可蓄的最不利
径流过程。由于方法② 偏于安全,对施工进度和库
区搬迁要求紧迫,在实际中通常采用方法① 。
2.1.2 蓄水历时超过la的蓄水过程
蓄水历时超过1 a的蓄水过程包括典型年法和频
率法。具体为① 频率法。如果蓄水历时超出水文规
律的年周期, 可采用频率组合法计算入库水量, 将
蓄水期划分为若干个小于I a的蓄水时段。通过统计
每个蓄水时段“入库水量一频率”关系, 再对相同频率
各时段相应水量进行累加, 得到蓄水期入库水量组
合频率曲线。在径流总量接近设计保证率的3~5个
径流过程中选择逐月入库水量累计百分比的上包线,
作为径流过程分配的依据。② 典型年法。反算出每
个蓄水期蓄至规定水位的起蓄时间。对起蓄时间按
照先后顺序排频,选出设计保证率对应的起蓄时间
及其入库流量过程。
方法① 需要将整个蓄水期划分为若干个历时小
于1a的蓄水时段,划分方式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导
致组合频率曲线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方法② 的思
路明确合理,但是需要对全系列逐年操作, 工作量
较大。
2.2 推荐采用方法
传统方法中首先需要根据库容和可蓄水量对蓄
水历时进行判断,短历时和长历时的计算标准和方
法均不一样。采用典型年法, 短历时蓄水过程是对
相同蓄水时段内的蓄水总量进行排频,但是长历时
蓄水过程是对相同蓄水量的起蓄时间进行排频。频
率法选用逐月入库水量累计百分比的上包线,实质
为前期蓄水量较多, 后期无水可蓄的不利工况。但
是长历时的组合频率法, 根据蓄水时段划分不同,
组合频率的相应水量有所差异,具有一定的不确
定性。
蓄水规划首先应当保证计算结果的唯一性, 并
力求在长历时和短历时计算上遵循相同的原则。日
前设计院通常采用典型年法,在短历时蓄水中对一
定蓄水时段的可蓄水量排频。但是如果某些丰水年
的可蓄水量远大于需蓄水量,不到蓄水时段的最后
一个月, 就已经蓄至规定水位。那么进行排频统计
的蓄水时段是按照最初设定的n,还是调整为n一1,
或者两者都不合适。因此, 无论蓄水历时的长短,
以达到相同需蓄水量所需的时间来衡量的蓄水过程,
才能反映出来水、耗水、库容等综合因素。
对起蓄时问的排频可以简化为对蓄水时间的排
频。由于需要对全系列逐月计算, 人工操作的工作
量较大。本文为此编制了针对性的程序,程序编制
思路为:从初步拟定的下闸蓄水时间起算,逐月累
加直至径流总量超过需蓄水量为止。下一个蓄水周
期,从新的一年的下闸蓄水月份起算。对各蓄水周
期内参与累加的月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频, 即得
出每个蓄水周期相应的频率。该蓄水周期可以是几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友情链接: ArchiName筑名导航 孙悟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