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鲁班袋建筑工程资料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程书籍 > 水利水电书籍
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问题探讨
  • 资料大小:228KB
  • 资料类型:.PDF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21-08-15
资料介绍

 正实现资源的公平合理配置,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

效益和环境效益。
2 环评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2.1 公告信息宣传有效性
“办法”规定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评机构可
以以一种或多种方式发布信息公告,例如通过电视、
网站、报纸等媒体及相关基层组织信息公告栏、发放
简本印刷品等便于公众了解项目的途径及方式,向
公众公开项目的环境影响信息。但目前国内的水电
建设项目,所处地区都比较偏远,受影响群众文化程
度普遍较低,同时受文化语言等因素影响,群众信息
接收渠道较窄,向公众公告项目的环境影响信息未
能够及时有效地通过报纸、网络等渠道传达到群众。
2.2 参与对象代表性
虽然“办法”对参与的对象做了规定,但目前水
电站工程区主要位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在实
际工作中仍存在参与对象代表性较差、各类人群参
与比例失衡等现象。部分地区有文化的青年大多外
出务工,留守人群以老人、孩子为主,群众代表性差。
主要表现为:女性参与者比例小、群众文化水平比列
悬殊、核心群众比例小、参与人群社会背景差异小
等。
2.3 调查问卷质量
一些环评机构工作人员设计调查问卷,仅凭借
自己的理论或经验,不能很好地结合项目实际情况,
使得调查问卷内容存在设置片面、频繁使用专业术
语、存在信息遗漏或者所设问题具有诱导性等,使公
众难以理解。还有些环评单位在不同阶段使用相同
的调查问卷,忽略了项目本身的阶段特性,使得调查
问题与项目本身有所偏差。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明
显降低调查结果的有效性,使调查达不到预期的效
果。
2.4 公众参与形式
在公众参与形式上,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多采
用成本低、便捷的方式,如填写调查问卷及走访的形
式,很少采用召开听证会、论证会等交流形式,使得
公众参与形式过于单一、群众参与热情及合作程度
不够,甚至导致部分公众不愿意发表个人意见。公
众参与没有做到真正的双向交流,致使公众参与流
于表面形式,极大地削弱了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J。
2.5 公众意愿表达有效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些建设单位环保措施不落
实或者落实不到位,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给周
围群众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使得群众产生抵触
情绪。而且部分群众可能因为工程施工活动、建设
征占地以及由此引起的移民安置问题不配合调查,
致使不能客观地反映群众的真实意愿。
部分建设单位存在“打擦边球”的侥幸心理,为
顺利完成信息公开及问卷调查,减少反对的呼声和
意见,提高问卷调查支持率,在公示及调查过程中刻
意回避有意见的群众,或将有意见的问卷作无效处
理,使得群众意见难以表达。
受职业背景、文化程度、宣传力度、文化差异、人
际交往能力等不同程度的影响,偏远的少数民族地
区群众在一定时间内对项目建设带来的社会问题及
环境问题在认识上容易偏离。另外公众的环境道德
意识较弱会引发“从众”心理,进而导致部分公众真
正的意愿无法有效表达l5 。
3 有效的公众参与途径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是建设项目各利益相关
者相互交流互动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政府相关部
门、建设单位、环评机构及公众等相关方要在争取维
护好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相互配合,以提高水电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水平。
3.1 政府部门
3.1.1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公众对环境的认知和关注度与所受文化教育程
度正相关。各级教育部门应尽可能的提高群众的受
教育程度,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各级环保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友情链接: ArchiName筑名导航 孙悟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