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机械设备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控制包括对机械设备、工具等的控制。
项目经理部首先应建立健全各项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及操
作规程,人员配置遵照有照驾驶的原则,并按规程规范
进行操作。特种设备聘请有相应操作证的专业操作手操
干1;,以保证设备的利用效益及运行安全。为了使施工机
械设备始终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相关部门应做好施工
现场控制,包括对机械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查和对特殊设
备安全运行的审核。
3.4 工程质量监控
3.4.1 严格技术管理
(1)建立技术责任制。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
己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做好各自分工
的技术工作。
(2)进行技术复核。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个单项项目
都要有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因人
为质量事故而返工。
(3)做好施工El记。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负责人
必须认真做好施工日记,详细记录每天每项的工作情况、
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与结果,并完好保存,作为竣工
验收和质量评定的依据。
(4)建立技术档案。不论哪项工程,一开始就要建立
技术档案,汇集整理相关资料,直到工程结束。所有资
料必须为原始记录,如实反映情况,并有技术负责人的
正式审定意见。资料形成后不可擅自修改、增补。这项
工作也是为竣工验收做资料准备。
(5)工程验收。对每个施工部位或单项工程,尤其是
隐蔽工程,应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
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
3.4.2 施工操作要精益求精
一丝不苟地进行施工,是确保职工质量的关键。以
混凝土施工为例,首先要检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试验
报告,保证各种材料指标的稳定性;其次要严格控制混
凝土搅拌时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和坍落度。浇筑前应
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垫块位置必须合理,分布
均匀;下料一次不得过多, 自由坠落高度一般不超过
2m,超过2m时应加吊筒溜槽等;应分层振捣,严防漏
振;振捣时严禁振捣棒冲击钢筋,也不可踩踏钢筋,以
防止钢筋移位、模板变形或预埋件脱落;在模板上沿施
工缝通条开I:1,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混凝土浇筑完12h
内覆盖,浇水养护,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在结
构上走动。
3.4.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要随时注
意观察是否发生了不利于保证工程质量的变化。对主要
工序和隐蔽工程,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查,确认其质量
· 90 ·
是否符合要求。可采用目测法(看、摸、敲、照)、实测
法(靠、吊、量、套)、试验法等简单有效的方法对工程
标高、轴线、外观及性能进行质量检查。质检员一定要
跟班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
求的质检员有权停工。严格上、下工序和交叉工序的交
接验收制度,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做到上道工序不符
合要求,下道工序不继续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的穿
插,对穿插的单位要明确责任,办好交接和验收。各施
工工序要坚持“自检、互检、专检” 的质量检查制度,
逐级检查,层层把关。
3.4.4 施工环境控制
水电施工都在野外,因此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
素也很多,如地质、水文、气象、温度等,都会直接
影响作业场所和工作面。项目经理部应充分考虑影响
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引起足够重视,采取有效措施,
防患于未然。编制好各季节施工方案,确保寒暑施工
时工程质量得到控制;积极收集气象信息,尽量避免
在雨雪天进行室外施工;干旱季节施工时充分做好混
凝土养护,以保证结构实体质量;积极改善物资材料
存放条件,保持材料遮盖严密不受潮湿;保持道路畅
通和施工现场清洁整齐,为确保质量、安全创造良好
的客观条件。
4 对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
4.1 工程竣工验收
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先进行竣工
预验,预验合格后,向上一级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对所
形成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部应进行中间验收(也称
中期验收或工程师验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必要
时下达返工指令,并限期完成。在根据合同要求进行预
验的同时,施工单位还可根据水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
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先自评工程质量等级。
4.2 工程质量回访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信誉,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施
工单位需要定期进行工程质量回访,查看使用情况,听
取业主和使用单位的意见;加强信息沟通,及时掌握工
程的使用动态,实施保修;事先制订应急抢修预案,接
到业主通知后及时到达现场,迅速处理事故。
5 结束语
工程质量控制是一个复杂过程,其中很多问题是在
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