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验收、下闸蓄水验收、机组启动验收)、竣工验收。
1.2 施工质量常规监控技术的缺陷
目前的施工质量监控大多属于常规的质量控制,其主要内容有审核施工技术报告和文件、质量控制与检查、监测
信息的反馈控制、建立完整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等。因水电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以质量检验为主的传
统式质量控制方法,在施工过程中质量参数的监控和检测上有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很难适应水电工程施工质量
要求。
传统的水工混凝土生产及温度控制系统控制模式为“PLC4-称量仪表”,而计算机主要用作上位机的管理,没有实现
对混凝土匀质性的在线监测,动态计量精度不达标,数据统计分析及评估基本以人工为主。这种控制方法不能实时采集
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真实数据,及时预警质量问题,不能满足混凝土的现代生产管理要求。
目前,高碾压混凝土坝主要通过现场采样检测和监仓监测来控制混凝土的压实质量和碾压过程参数,利用采样检测
只能限于少数测点,不可能对大面积碾压混凝土坝进行仓面的压实质量评价,且这种方法是在碾压后进行,无法实时地
控制碾压质量。
堆石坝施工中,合格的上坝料和压实度是坝体填筑碾压质量控制的关键,而碾压参数控制的片面性和行车速度的难
以监控性、挖坑取样的局限性和不缺确定性、铺料厚度和平整度的不均匀性、人工记录遍数的不确定性、施工车辆行车
路线的复杂性等弊端,都是土石坝施工质量控制的不足。
2 当前水电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监控的技术发展
2.1 基于施工过程的质量实时监控技术
针对水电工程质量控制关键问题,建立以施工条件控制为基础、以施工工艺(212序)控制为核心、以施工目标控制
为标准的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实时监控技术,达到工艺过程质量实时监测、质量实时预警、质量结果实时反馈为一体的智
能化的质量监控状态。
2.2 基于RTK的GPS高精度实时测量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一种采用距离交汇法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可以向全球任何用
户全天候地连续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等技术参数,这一特殊的技术优势可应用于大坝施工质量
监控中。
其工作原理是:在需要的位置点架设GPS接收机,在同一时刻同时接收3颗以上的GPS卫星所发出的导航电文,通
过一系列数据处理和计算,求得该位置点的三维坐标;GPS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实施将其载波观测量及站坐标信息一同传
输给移动监测站,移动监测站接收GPS卫星的载波相位与来自基准站的载波相位,并形成相位差分观测值进行处理,从
而给出厘米级的定位结果。
GPS监控具有测站之间无需通视、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提供三维坐标、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的技术特点。
2.3 基于GIS的三维可视化图形仿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
一体的新兴边沿科学,其内涵是计算机程序与地学空间数据组成的地理空间的数据模型。可视化图形仿真(visual graphic
simulation)是计算机可视化与系统建模技术相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新型仿真技术,其实质是采用图形或图像方式对仿真计
算过程的跟踪、驾驭和结果的后处理,同时实现仿真软件界面的可视化,具有迅速、高效、直观、形象的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