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再造
- 资料大小:315KB
- 资料类型:.PDF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21-08-15
资料介绍
向.是后续工作正确与否的保证。
为此.本文从水电工程建设的实际出发. 以生
态环境系统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系统地考虑水电工
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水电工程建
设生态环境再造理念和基本原则,并进行了初步的
探讨。
1 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水电工程通过改变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
布,实现为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服务的目
的。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电。水力发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 是
当前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力发电减
少了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相应减少
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对于减
轻空气污染、缓解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
三峡工程为例。每年可减少5 000万t标煤消耗,
减排1亿t二氧化碳。大型、特大型水电站的建设,
仅发电这一项就可产生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
(2)防洪、供水、灌溉。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持
续的干旱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是典型的
生态环境灾害网。历史上的特大洪灾和旱灾及次生灾
害对生态环境乃至社会秩序的破坏仍在警醒着世人。
水电工程可实现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的均衡,显著
减轻和缓解洪涝灾害, 是对原生态自然环境的有效
改善。以我国在建的南水北调工程为例,该工程的
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水资
源严重短缺问题。一方面, 能有效满足这些地区经
济和社会发展对水资源不断增加的需求; 另一方面,
还能够减少对当地水资源的开采程度, 确保当地
60% 的生态环境保证用水不受挤占, 从而为这些地
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3)航运。通过水库的修建可抬高上游水位并
改善下游河道流态,提高河道的通航里程和运输能
力, 由此节约同等运输能力的道路运输方式需要的
土地资源,并减少燃油尾气排放量。
(4)改善气候小环境和水流条件。由于人造湖
泊即水库的产生,增加了局部区域的蒸发量和湿度,
改善了相应区域的小气候环境, 对植被和农作物产
生一定的有利影响。此外,水库修建后的河流流态
更适合在静水中生活的鱼类的生长繁殖。
(5)产生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水库蓄水
后可能产生新的人文景观,并形成由山景、水景、
大坝等构成的水库景区。
目WaterPower Vo1.37No.7
(6)其他环境效益。由于水电T程的建设及资
金投入,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改善、
技术水平的升级, 由此也将带来可观的环境效益。
如旅游资源的开发, 生态农业园的兴建.工业生产
由粗放型到科技环保型的转变等等。
1.2 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当然。在看到水电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生念环境
效益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对生态环境认识与重
视程度不足、建设理念不科学等造成的对生态环境
的不良影响嘲。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土地淹没与水库移民。大型水电工程的修
建会淹没土地资源, 淹没植被或耕地,减少野生动
物的生存空间: 同时移民搬迁与重建可能造成潜在
的水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2)河流阻断及流量、流态、水温的改变对生
物的影响。由于大坝的修建阻断了河流,阻断 洄
游鱼类的通道;部分鱼类不适应建坝后的下游流量、
流态; 水库深层泄水的低水温对下游动植物和农作
物的冷侵害。
(3)淹没历史古迹及文物。水库蓄水将淹没库
区内一定水位以下的历史古迹与文物。
(4)其他影响。如:库区淤积对土壤盐碱化的
影响; 河道流速变缓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清水
下泄对下游岸坡的影响:下游水情变化对河口生态
环境的影响;施工过程的“ 废”、施工区植被破坏
及水土流失等。
1。3 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自然界及自然生态系统按照自身的规律演化,
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其演化的根本规律是不以人
类意志和活动而改变的 。水电工程建设作为人类活
动的一部分,处在整个自然界中, 受自然演化规律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
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