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m,不使用“花管”。为防止灌浆时坝体开裂,孔口管应
提前镶嵌,并严格按灌浆次序镶嵌。
2)钻孔。坝体采用 110 mm钻具,泥浆护壁钻进。基岩
部分:导孔、I序孔采N675 nⅡn双管单动钻具,清水钻进,
最大限度保证岩心获取率,其它孔采用,/6o n31Tl金刚石或复
合片钻头钻进。钻孔孔位按规范要求,钻孔孔深满足设计要
求,所有钻孔灌浆段应进行:孔斜测量(5 m一段)。
3)压水试验。采用“花管法”砂砾石层灌浆,为确保孔
口管(花管段)的孔眼不被封堵,灌浆前,应对钻孔(花管
段)进行冲洗。根据前期施工经验,基岩段除先导孔外,其
他孔段灌前不洗孔、不压水。先导孔灌前进行简易压水,其
他孔不洗孔不压水。钻探采用泥浆护壁。
4)灌浆。采用“孔口封闭,孔内循环,不待凝,自上而
下”灌浆工艺。
5)浆液比级及变换标准。灌浆浆液的浓度应由稀到浓,
逐级变换。帷幕灌浆浆液水灰比可采用5:1,3:1,1:1,O.8:
1,0.6:1,O.5:1等6个比级。根据前一段时间灌浆实践,开灌
水灰比3:1。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
当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当某
一比级浆液的注入量已达300 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1 h,
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应改浓一
级;当注入率大于30 L/re_in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或注入率突然改变较大时,应立即
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
6)结束标准。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在
规定的设计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 L/min时,继续灌
注60 min;或不大于1 L/min时,继续灌注90 win,灌浆可
以结束。灌浆应尽快达到设计压力,但注入率大时应分级
升压。
7)特殊情况处理。灌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发现冒浆
漏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
流、限量、间歇灌浆等方法进行处理。帷幕灌浆过程中发生
串浆时,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可以同时进行灌浆。应一
泵灌一孔,否则应将串浆孔用塞塞住,持灌浆孔灌浆结束
后,串浆孔并行扫孔、冲洗,而后继续钻进和灌浆。
8)封孔。采用“全孔灌浆封孔”法。
4 结语
佛寺水库基础帷幕灌浆的施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
好,工作量小,节约投资。在施工期,通过1o个检查孔压水
试验表明,灌浆质量达到设计标准;另外,从灌浆工程结束
至今已10年之久,坝下沼泽化现象已基本消失,有力地证
明了灌浆效果的显著性。此次基础帷幕灌浆施工总结出的
施工参数、施工工艺、方法等,为砂砾层基础帷幕灌浆提供
了有价值的参考。
【收稿日期】2013-11—02
(上接第10页)
阻抗孔尺寸为3.9 mx5.0 m的方孔,调压井内设置两扇快
速事故闸门,采用下游止水方式,设两个直径为1.5 m的通
气孔。根据已建工程,当阻抗孔面积小于压力引水道面积
的15%时,压力管道末端及调压室底部的水击压力会急剧
恶化,而孔口面积大于压力引水道面积的50%时,对抑制波
动幅度与加速波动衰减的效果则不显著。该工程考虑了两
个事故闸门孔口面积的影响,阻抗孔总面积约是压力引水
道面积的37%,此孔口尺寸较为适B中。由于调压井及厂房后
山坡围岩条件较差,有较多岩脉、断层和泥化面存在,为防
止调压井内水外渗,影响厂房后山坡围岩稳定,危及厂房的
安全运行,对调压井围岩进行了固结灌浆处理。 -
2.4压力管道
调压井后为2条压力管道,直径6.4 m,长度分别为
269.67 m和276.35 m。压力管道围岩为安山岩及安山质凝
灰集块岩,其中有 订一17等岩脉通过,并有5条1.0-1.5
m的断层通过,部分有泥化面,性状较差。上平段及斜管段
围岩为Ⅲ类,单位弹性抗力系数为 =3~5 kN/cm3,仅下弯
段长约42.5 m段为Ⅱ类,靠近出口段32.5 m范围内为Ⅳ
· 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