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水电开发主要为河流水电规划、新
建水电工程等方面, 生态优先理念在这些工作中已
有实践和发展,但在具有重建、改建性质的大型水
电工程建设中暂无实践, 需要积极探索。丰满水电
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性质和需要解决的生态环境
问题与常规新建水电工程不同, 需要用“以新带老”
的思想去解决老丰满水电站运行70多年产生的不良
生态环境问题, 同时也需要保护已经形成的良好生
态环境。为此,在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上程
规划和设计过程中, 不仅全面升展了丰满水电站全
面治理(重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同时深入丌
展r丰满水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通过开展环
境影响后评价, 回顾分析了原丰满水电站多年运行
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并结合全面治理(重建)
工程提出了生态保护对策和措施。这是生态优先理
念在我国大型水电工程重建、改扩建中的初次实践
与探索。
1 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概况
丰满水电站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是第二松花江
干流的第二个梯级水电站,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4.25
万km , 占第二松花江全流域面积的57.90% , 坝址
多年平均流量432 m /s,上游距红石水电站153 km,
下游距第二松花江和嫩江汇合口355.00 km, 为一等
大(1)型工程, 坝顶高程267.70 m, 最大坝高
91.70 m,水库正常蓄水位263.50 ITI, 死水位
242.0 ITI,正常蓄水位库容88.49亿1] , 调节库容
61.64亿m , 具有多年调节能力。2005年,通过丰
满水电站 期扩机工程,在第二松花江丰满大坝下
游10.30 km处建成运行了永庆反调节水库,水库上
游水位与丰满水电站发电尾水衔接,下游距哈达山
水利枢纽260.10 km, 哈达山水库为日调节水库。
原丰满水电站始建于1937年,1942年第一台机
组发电,后经多次续建、改造、扩建, 电站已运行
70余年,2007年国家电监会以“坝监检[2007]62
号”文评定丰满水电站大坝安全等级为病坝, 安全换
证注册等级定为丙级。2010年, 丰满水电站开始进
行了全面治理(重建)工程的前期工作, 设计在原大
坝下游120 In处新建一座大坝,恢复原电站任务和
功能,不改变水库特征水位,水库径流调节能力及
运行方式基本不变, 电站总装机148万kW , 同时将
原有大坝6~38号坝段拆除至237.50 m。2012年10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能源[2012]
3139号”文对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项目
进行了核准。
2 原丰满水电站对生态环境影响回顾
丰满水电站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水生生
态和陆生生态等两个方面,其对水生生态影响主要
是通过改变水生生境而影响鱼类资源, 因此本文考
虑从水生生境、鱼类资源和陆生生态3个方面进行
分析,其中,水生牛境主要采取还原分析法,鱼类
资源丰要采用查阅历史资料法, 陆生牛态主要采用
查阅历史资料法和还原分析法相结合。
2.1 水生生境影响
丰满水电站建成运行后, 第二松花江由原来连
续的急流型天然河流环境被丰满大坝分割成3个不
同的单元,即丰满库尾以上天然河段(丰满水库库尾
至第二松花江河源)、丰满水库库区河段(静水、缓
流河段)、丰满水库以下河段(水文条件受丰满水库
调度影响), 干流河流生态系统片段化, 导致丰满坝
上、坝下生境的连续性和生物交换被阻隔 。有必
要采取措施重新解决过鱼通道。
比较还原自然条件和实测丰满调节条件下丰满
坝下水文情势可知: 在丰满水电站的调节作用下,
消弱了汛期下游江段的洪水量, 且洪峰出现时间延
迟,一些产漂流性卵的鱼类原有产卯场生境改变,
影响了鱼类的繁殖 。。有必要在调查下游江段鱼类
生态特性的基础上在产卵季节加大下泄流量形成人
造洪峰,恢复鱼类产卵涨水条件。
比较还原自然条件和实测丰满调节条件下坝下
水温可知:电站运行导致下泄低温水使下游水温下
降,尤其是在适合鱼类产卵的4月~9月, 近坝江
段的水温降低了3.4~16.7℃ ,该时段最高月均水
温仅l1.1。(=, 四大家鱼以及其他产漂流性卵的鱼类
产卵所需的水温在18℃ 以上,致使丰满坝下江段鱼
类产卵场下移至螯龙河口和德惠饮马河口等水域 。
有必要虑采取工程措施, 减缓夏季下泄低温水对鱼
类的不利影响。
2.2 鱼类资源影响
受丰满大坝阻隔影响,长距离洄游性鱼类日本
七鳃鳗从第二松花江丰满以上鱼类区系中消失 ,
上下游鱼类群体之间无法进行遗传交流, 不利于种
群整体遗传多样性, 同时受水文情势改变, 生境压
缩的影响,上下游的鱼类区系更简单。
原在第二松花江上游具有一定种群规模的乌苏
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