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鲁班袋建筑工程资料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程书籍 > 水利水电书籍
三盛公水利枢纽水沙变化与库区淤积分析
  • 资料大小:208KB
  • 资料类型:.PDF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21-08-15
资料介绍

 [摘要] 文章通过对三盛公水利枢纽运行40多年来入库水、沙及泥沙颗径的变化分析,论述了三

盛公水利枢纽库内淤积的成因、变化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水量;沙量;泥沙粒径;淤积
中图分类号:TV 123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088(2011)01—0038—02
三盛公水利枢纽座落在巴彦淖尔市和鄂尔多斯市
的交界处黄河干流上,左岸为乌兰布和沙漠的边缘,年
蒸发量为2 194.6 mm,年平均降水量119 mm。库区
右岸为鄂尔多斯台阶地。
l 三盛公水利枢纽库段内水沙来源
黄河流域气候的变化及人类大规模的治理与开
发,造成黄河水沙条件改变极大。刘家峡水库运用前,
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小,水沙特征可作为天然状况。
龙羊峡、刘家峡两库联合运用后(刘家峡水库于1968
年l0月投入运行,龙羊峡水库于1986年lO月投人运
行),对上游来水进行年内和年际调节,沿黄引水量剧
增。黄河水沙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汛期水量占全年
比例降低,非汛期水量占全年比例上升。在刘家峡水
库单独运行期,汛期水量占全年比例由1951~1968年
的62.7%降为51.3%。龙羊峡水库投人运行后,汛期
水量所占的百分比数进一步减少为43.9%。
三盛公水利枢纽以上黄河干流来水来沙的一个显
著特点是水沙异源,水量99%来自兰州以上,而44%
的沙量则来自兰州以下的区间支流,水沙异源的特点
导致三盛公水利枢纽库内的水沙关系极不匹配:即大
水带小沙,中、小水带大沙。大水带小沙,水流挟沙能
力强,有利于枢纽库区的冲刷。中、小水带大沙,再加
上枢纽的壅水运用造成枢纽库段的淤积加剧。
2 水沙变化
2.1 水量变化
1961年5月,三盛公水利枢纽投入运用以来,入
库水量呈逐步减少的趋势。1981年以前,多年平均入
库水量为304.1亿m。;1981~1990年平均人库水量为
300.5亿1TI (其中1981年~1985年为丰水年);1990
~ 1995年平均入库水量仅为240.9亿m ;1996~2002
年,平均入库为187.5亿m ,入库水量明显减少。从
入库流量看:建库之初的8年入库流量较大。1961年
到刘家峡水库投入运用前的1968年间,除1962年和
1965年较小,但仍大于1 000 m /s外,其余各年均大
于1 500 m /s;最大的是1967年,均值达2 630 m /s。
刘家峡水库投入运用后的1969~1971年,入库流量在
800 m /s以下。1972—1987年绝大多数年份人库流
量为636 m。/s~1 420 m /s之间。进人9O年代,平均
入库流量为681 m /s;1995—2002年年平均流量均值
仅为594 In /s。
通过来水总量和年平均流量分析对比,可以明显
地看出,黄河来水量趋于减少的变化过程,特别是
1996~2002年,水量递减的幅度相当于1981年前水
量的38% 。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友情链接: ArchiName筑名导航 孙悟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