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鲁班袋建筑工程资料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程书籍 > 水利水电书籍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 资料大小:169KB
  • 资料类型:.PDF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21-08-15
资料介绍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产生和推广应用,使

水利工程在建设或运营过程中在短时期内获得大量
准确、及时的测量数据和信息成为了可能,大幅提
高了工程测量工作的效率,而且也为运营过程中的
水利建筑结构进行实时安全健康监测提供了技术保
障。一般情况下,GPS系统主要由3部分组成:
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及用户设备 ]。空间部分
由24颗GPS卫星组成,卫星均匀地分布在
20200km 高的6个空中轨道上,其运行周期接近
12h,可确保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上都
至少能够同时观测到其中的4颗卫星;系统地面监
控部分主要由监测站、主控站和注入站等部分构
成,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对上空轨道卫星的监视,及
时获取卫星传送的测量数据以及将卫星的星历信息
注人卫星的存贮系统等;用户设备主要包括有
GPS接收机,运用空间距离交会的原理方法接受
数据信息,接收机在接受到轨道卫星发来的数据信
号并经相应的数据处理后,即可快速求解出测量对
象的基线向量及其点位坐标c1]。GPS测量技术以
其特有的全球性、全天候、高精度、测站间无需通
视等突出特点,其在水利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必将为
水利工程的测量施工带来一次革命性的发展。
1 GP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无论在设计阶段还
是施工建设期间、项目竣工验收,甚至在整个后期
安全运营健康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等方面,均需要
· 3O ·
测量部门或单位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各方面的高
精度测量数据和信息,如果采用以往传统的测量方
法和手段进行测量作业,在一些测量条件相对困难
的地区传统的测量方法和使用的测量仪器将难以保
证数据信息的高标准精度要求,因为采用传统的测
量方法和仪器进行人工测量作业时,工作效率相对
低下,而且当需要快速获得水利工程在某个区域的
实时变化情况时,比如需要立刻进行某水库大坝在
超水位蓄洪期间的坝体变形监测,这是采用传统测
量方法和仪器难于解决的问题,但GPS测量技术的
出现和应用将使上述难题迎刃而解,现就GPS测量
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相应的探讨。
1.1 渭干河流域水下地形测量
渭干河流域河道分布长达数百公里,沿江城镇
众多、人口分布密集,因此,在大力建设和推进发
展沿江区域经济带的进程中,对渭于河河道治理的
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测量并绘制出水道的水下地形
图,可直观反映出河道在长期的水流与河床相互作
用过程中河道地形平面和高程所积累产生的变化,
是河道整治工程中制定防洪保坍方案和长期防洪规
划的重要资料和参考依据。在渭干河流域中下游于
流河道,由于受变化水流的长期持续作用,河道地
形也不断变化,因此需要我们定期地监测其水道地
形变化的实际情况。联合采用GPS接收机与测深
作者简介:艾斯克尔·努尔(1973年一),男,新疆阿克苏市
人,本科,工程师。
信息化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Ol1年第2期
仪,将河道区域内的每个测控点三维坐标数据输入
系统中并通过相应的软件处理后,就可获得相应水
道的水下地形数字化地形图,河道治理设计时设计
人员使用CAD作图想要调用时也十分方便。在过
去采用传统测量方法和仪器进行测量时,在防汛期
间执行抗洪抢险任务时,由于河水水位大幅上升使
得原来架设在大堤上的测站经常被堤外防浪林遮住
通视视线导致难以观测到,装载测深仪的测量船就
不能快速地完成测量任务。使用GPS测量技术,
则可以不受这些客观条件的影响,可通过在现场布
置好的测点快速获得测量数据并生成图像及时进行
对比分析,为抢险现场指挥决策提供必要、及时的
险工险段监测报告,同时也可以传送至相关防汛指
挥部门,为防汛抢险工作的统一调度提供重要的实
际信息参考。使用GPS定位系统进行水道地形图
测量,只需在配套使用的测量软件界面上输人河道
测控区域范围内各个测验断面左、右岸的坐标和每
条施测垂线的坐标位置,安装好GPS接收机的测
量船在行驶观测过程中就能直观看到自己位置的变
化情况,同时也能够随时准确地定位在既定点进行
测量工作。利用GPS定位测量技术可以在长江防
汛期间及时获得十分重要的测量信息,这无论对每
年新疆防汛总调度还是制定今后长期的渭干河流域
沿岸防洪规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新疆吐鄯托盆地某大型水库测量
新疆吐鄯托盆地某大型水库修建于上世纪6o
年代,是我国建造的一座集防汛、灌溉和发电于一
体的大型水库,在长期运行后需要对其进行除险加
固处理。在该水库的除险加固项目实施过程中,需
要对库区进行全面的测量,掌握库区水域的淤积现
状和库区当时设置的高、低水位线实际淹没面积,
以准确计算出整个水库库区的储水容积,为大坝加
固工程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同时对制定库
区在防汛期间的突发紧急预案也具有重大意义。但
是,该库区范围内现在已变得林木茂盛、山岭叠
嶂,修建当年埋设的测量控制点大多数也均被损
毁,如采用传统的大地测量方法进行观测,为了满
足各控制测点之间相互通视的条件,需要在库区范
围内砍伐大量树木以布设相应的基本控制网,施工
作业工期长、劳动强度大,难于满足库区加固工程
的进度要求。采用GPS测量技术对其进行观测,
设计和布点都相对方便,同时也能够顾及到后续测
量作业的需要。由于安装在测量船上的GPS接收
机可直接从卫星传送的信号中获取各测点的三维定
位信息,布设的测控网中各点之间不存在逐点推
算,所以也就不存在误差积累,为高精度完成测量
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进行实际测量时,采用DGPS实时差分动态
定位技术,选择可兼顾到周边测控点的位置架设基
准站,在进行水域内水下地形测量的同时,也充分
发挥接收机的RTK功能_2],配合使用全站仪对水
库岸线和岸线附近具有一定高程的重要陆上地形进
行观测,各种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后通过相应配套
专用软件的处理,即可直接生成数字化的地形图,
同时也为工程设计单位提供了库区面积和容积曲
线,使设计单位及时获得准确的库区实测资料以确
保水库的安全运营和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了第
一手实测资料。
2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GPS定位测量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的各种项
目测量,已经取得了许多试验研究成果和现场实测
实践经验。但在现阶段,在分布有高山峡谷、地下
埋深较大的建筑物以及密林深处,由于卫星传送信
号的削弱以及多路径传输效应的影响,在某些特殊
区域其测量精度不够高,甚至在某些地区也无法进
行监测作业。尤其在海洋水利工程项目中,其巨大
的水域面积对卫星信号接收过程中的多路径效应较
严重_3],是制约GPS定位测量技术在海洋水利工
程项目中推广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3 结 语
GPS定位测量技术以其连续、实时、快速、准
确和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等众多优点,在水利工
程项目及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将越来越普遍。但在使
用过程中,应当对如何提高其在垂直位移上的监测
精度进行深入研究,使之能与水平方向的位移监测
精度相匹配;在大面积水域范围内如何降低卫星信
号接收过程中的多路径效应,从而使GPS测量技术
在水利工程测控中的作用能够得到更有效地发挥。
参考文献
Eli李征航,黄劲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卢萍.GPS-RTK技术在水利工程放样中的应用[J].
水利电力机械,2007,(11):145
Ea]李征航,吴云孙,李振洪等.隔河岩大坝外观变形数据的
处理和分析[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2000,(O6):25
· 31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友情链接: ArchiName筑名导航 孙悟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