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环境 东北水利水电 2011年第12期
高度的节水意识和水环境保护意识。成立先进的节水管理
机构,制定先进的政策、措施,开发、推广节水技术,普及节
水器具,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2)加快立法建设,控制污染排放,加强污水治理。
针对各城市自身特点,城市政府应当在自然环境的开
发、利用与保护方面发挥管理职能作用,制定法律、法规,
规范人们的行为;根据城市的水环境承载力,科学制定地
方性污染排放标准,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严格按照标准
排放,强制企业进行污染处理,控制点源污染。
3)经济发展和水环境治理相协调,加强市区统—管理。
水环境治理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系统科学思
想,将水环境整治融人社会经济发展中,实施生产过程控
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流域与区域相
结合的协调共进的总体战略模式。从单一的河流治理到流
域的综合治理,具体实施必须强调统一性,一切开发活动
都必须同时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禁止任
何过度开发行为,从维持生态平衡出发,实行城市综合规
划,统一管理。
4)恢复城市自然湿地,增加城市绿地。
湿地被称为“生态之肾”。在过去的城市建设中。人们
忽视了它的作用,侵占和开垦湿地。使城市湿地面积急剧
减少。而且割断了湿地与湿地之间、湿地与其他水体之间
的联系,降低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建
设中要划定湿地保护区,保持湿地面积,保持湿地生物多
样性和物种资源。在新建与改建过程中不断恢复城市原来
的湿地,沟通湿地与其他水体之间的联系。同时要加强水
土保持,减少裸地、涵养水土,加大城市绿地建设,扩大植
被面积。
5)修复城市水体生态系统。
城市水体包括河流、湖泊、城市水库、水塘等,每种水
体都有自己的生态系统。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来水生生态系
统的结构,污染使水体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失去了水体的
自我净化功能。所以,在不断减少城市水体污染源的前提
下,城市水体的生态修复是改善水体水质的根本措施。生
态修复的主要手段是工程技术。对于城市河流,在不影响
河流排洪的基础上建造梯级小水坝,不仅能保持城市河道
水面,稳定河床水量,满足景观需求,还能曝气充氧、净化
水质;尽量恢复岸边及河床高等植物群落,通过吸收、降解
污染物质净化河水,改善河水水质。
5 结语
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必须重点从系统工程的观点、
生态环境的角度做文章,从整个城市范围出发,将区域规
划、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污水治理等诸因素有机结合,科
学统筹,最终实现城市水环境的最优管理和运行。
【收稿日期】2011-08-15
(上接第3页)
压应力均由基本组合控制,最大主拉应力为O.64 MPa(死
水位温升。下游面),最大主压应力为4.08 MPa(正常温降,
上游面),均满足规范要求,且有较大富裕度。有限元法计
算的坝体应力分布趋势与分载法基本一致。只是应力数值
稍大一些,主要是由于有限元计算的角缘应力集中影响。
设计地震情况下。拱梁分载法分析结果表明,按大坝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上、下游坝面高拉应力区均不同程
度超出了现行抗震规范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但
范围不大。考虑实际混凝土的超强、后期强度及配置抗震钢
筋3个有利因素,在强震下坝体强度是有一定保障的。
在强震下考虑拱坝横缝张开及无限地基辐射阻尼的
综合影响后,大坝的静动综合应力大幅度降低,除了应力
集中区域外均可满足要求。同时,经地质力学模型兰维有
限元坝体应力分析复核,基本给出了相同的趋势和结论。
5 坝肩抗滑稳定分析
坝址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寒武系的片麻岩和第四系
松散堆积层。拱坝基础的地质条件复杂,基础分布有规模
不等的断层。基岩节理、裂隙发育。构成底滑面和侧滑面的
裂隙随机散布.坝肩三维典型滑块形式多样,抗滑稳定分
析难度较大。
通过对两岸坝肩共105块可能滑移块体逐一进行分析
· 42 ·
计算得知,右岸以F37断层为侧滑面的典型滑块6号控制坝
肩抗滑稳定。基本组合1(正常温降)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最
小值为3.64>3.50,满足抗滑稳定要求;偶然组合8(正常温
降+设计地震)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最小值为1.46>1.31(分
项系数法),满足抗震要求。同时,经地质力学模型三维有限
元超载极限能力分析可知,静力情况下,拱坝及坝肩整体超
载系数为4.2;动力情况下,整体超载加速度为o.71 g,约是设
计地震加速度O.36 g的2倍,大坝具有较强的超载能力。
6 结语
1)龙江拱坝是采用“拱坝体形优化程序”由计算机辅
助选定的.拱坝体形优化过程耗时较短,体形优化节省了
工程量,促进了拱坝设计的革新。
2)龙江坝址区地质条件复杂,坝肩抗滑稳定是拱坝设
计的重中之重,通过大最的分析工作可知。静力、动力情况
下坝肩抗滑是稳定的,大坝是安全的。
4)龙江拱坝是目前国内高震区第一座椭圆双曲拱坝,
对推动我国椭圆拱坝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龙江拱坝已苗水一年多,大坝经历了长期高水位的
运行,同时也经历了5年~遇洪水的考验,根据监测成果
分析,目前大坝运行安全、正常。
【收稿日期】201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