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鲁班袋建筑工程资料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程书籍 > 给排水系列
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的分析
  • 资料大小:162KB
  • 资料类型:.PDF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21-08-28
资料介绍

4.2粉土和粉砂基础降低地下水施工
通常情况下,粉土和粉砂基础位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
在进行基坑基础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的水位高,导致基坑
的渗水作用强,容易造成流砂、管涌事件的发生,这就给基坑排
水施工造成了困难。因此,在粉土和粉砂基础上进行基坑排水
施工,就必须降低地下水的水位。在基坑排水工程中,可以改善
技术,或者在基坑四周设置井管排水系统,传统的用铺垫砂砾
来增加反滤层以防止流砂和管涌发生的办法是不可取的,因为
它会增加工程量和成本。例如,我国在滨海地区修建涵闸时,施
工人员从基坑排水施工技术方面人手,通过沉井加水力冲填的
方法为施工降低排水造成的困难系数;或通过在基坑四周设置
井管排水系统的方法来降低地下水位,这两种方法均取得了较
好的效果。
4_3井管施工
在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中,利用井管施工技术,一般需
要钻井器械和水冲沉井工具如大锅锥来造孔。根据井管的外径
来确定造孔的直径,如果井管的外径是45em一55em时,那么大
锅锥造孔的直径就必须是75era一85em。在造孔中可能会出现
井壁塌陷,为了防止井壁坍塌,利用1.1~1.2比重的泥浆进行
固壁处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从开始造孔到完成造孔中施
工的,都要保证孔中的泥浆比地下水的水位高但是要比井管管
口低50em左右。当钻孑L的深度达到要求时,需要下放井管。首
先将放普通型的混凝土底管下放,然后将无砂性质的混凝土管
下放,要将透水性高、质量高的井管下放在下部,将质量一般、
透水性一般的放在上部。完成井管下放后,将黄沙、碎石、细砾
石填充在井管底部,厚度最好为50em,对于井管与钻孔之间的
空隙部分,用粗砂与细砾石回填充。
5开挖排水沟、集水井或井管施工需注意的问题
5.1排水沟
排水沟的设置要建立在尽量不干扰施工的基础上,为了更
好地排水,排水沟需要一定的坡度,排水沟的断面设置要满足
渗水量和纵坡的要求。为了满足排水需要,在可以允许的方位
内尽可能的近基坑开挖范围适当扩大。
5.2集水井
集水井的大小需要根据水泵在一定时间内抽取的出水量
来确定,集水井的直径需要根据水利工程的施工规模来确定,
还有集水井的深度也要根据水泵的工作深度来设计,以保证水
泵能将集水井中的积水排干净。
5.3井管施工
在井管施工中,滤水管容易出现偏移,因此需要在滤水管
位置安置扶正器以确保滤水管保持居中的位置,保证滤水管正
常工作。
6工程实例分析
以京山县高关水库枢纽工程为例,该工程处于大富水河上
游,地下水水位高3.62m,基坑深度为6.78m,根据资料显示,该
地3m以上的是后填土壤,3m以下的是粉砂层。为了工程的安
全施工,决定利用通过人工降低地下水水位,运用管井井点降
水法进行降水。在基坑周围设置6口集水井,利用直径为两英
寸的水泵进行抽水,力求将地下水水位控制在一1.40m以下。根
据综合分析计算得出集水井的深度需要14m,每口集水井的出
水量每秒是23m3,降水的深度达到5m以上,才能够保证工程的
正常工作。在集水井等设置好后,需要进行试抽水,以检查工程
的效果。先抽水5天,达到标准后,用相关机械开挖,等挖到了
设计标准后,还没有出现渗水的状况,说明此前期工程满足了
需求,可以进行后面的泵室钢筋混凝土施工。此工程采用管井
井点降水法就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了当地的
地形,地下水水位、土质、基坑深度、降水深度等影响深度。
7结语
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受到地形、地质情况与水文环境的
制约。因此,在基坑排水施工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结
合各种有力数据和资料,选取最适合的坑基排水方案,切不可
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生搬硬套,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是采
用明沟排水法还是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法,还是综合两种方法进
行施工。在采用明沟排水施工中,也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质等
实际情况,采取最恰当的排水沟设置方法。在施工过程前,还要
充分考虑到开挖排水沟、集水井或井管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与
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制定适当的应急措施,以保证整个水利工
程施工的顺利完成与施工质量,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与保障人
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宝平.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卟河南科技.2010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友情链接: ArchiName筑名导航 孙悟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