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维修养护力度不一,没有统一的排水管理办法及运
行制度,实际上存在多家分管、多家不管的现象,导致
有些沟道塌坡、淤澄严重,处于不维护、自然排泄的状
态,影响了排水效果、降低了排水的系统作用,又对总
排干沟的运行形成威胁。
(3)水质污染难以根治。排水工程由于受益范围
较难确定,实际上属于社会公益性工程。由于,目前灌
区排域内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不足,排人各级排干沟
的城镇污水,很少经过净化处理,排域内的工矿企业产
生的污水也很少达标排放,排退水质得不到控制,污染
程度仍然十分严重。这些污染的水体性质复杂,泄入
总排干沟后又排人乌梁素海,最后进入黄河,严重破坏
了地区生态环境。
(4)排水投入不足,工程老损严重。灌区的水利
工程大多运行年限长,排退水工程由于常年在碱水中
浸泡,受地下水位变动浸蚀、冻胀破坏,部分沟道严重
塌坡,产生淤澄阻水,急需更新改造。以总排干沟为
例,在全长230 km的沟道中普遍存在塌坡,建筑物破
损也不少。由于排退水目前基本不收费,工程维修费
每年靠灌溉水费投入,数量不大,投人难以保证,因此,
形不成定期定量投资维护的良性循环机制。
(5)防洪标准不够。排水工程的功能之一是防洪
减灾,全灌区排退洪水有两部分内容,即排除灌区内部
形成的洪涝水及渠系侧渗余水。同时,还排除灌区北
部狼山、乌拉山两山的山洪。两山沿线大小山洪沟共
147条,集水面积达1.3万km ,虽然大部分山沟流量
很小,是季节性河流,但山洪集中,尤其在汛期发生次
数频繁,来势迅猛。尽管总排干沟扩建后,设计过流能
力达到50 m /s,校核流量100 m /s。但是,沟道堤背
的设防标准低,一侧堤背原设计为简易4级公路,而
且,近几年排水事业管理局自筹资金砂化了大部分段
落,但与防汛专用道的建设标准相差甚远,堤背也从未
按防洪堤专项治理过,在1997年8月7日的一次大水
中,虽实测流量93.9 m /s,但已引起了许多段落的旱
台塌坡,所以,灌区所有的排水工程都应继续加大投
人,提高防洪标准。
(6)管理工作科技含量小,影响排水管理水平提高。
排退水沟内水的流速慢,水草滋生较多,影响沟道顺利退
水,目前大多采用人工割除的办法,效率不高。而对于塌
坡、冻胀等自然灾害,目前仍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
3 对策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新时期河套灌区的排水工作应抓
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深化排水体制改革,转换水利工作理念,培养
一支高素质的排水管理队伍。在队伍建设上,本着
“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压缩机构,精简人员,提高
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
机制和人才成长机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
排水工程良性运行机制。
(2)理顺排水管理关系,解决工程维护筹资问题。
排水过程的性质可分为2类:①公益性。如防洪,其受
益者不仅仅是农民和农业,农村中的各行各业以及所
有从事非农业的单位和个人无不受益,这项功能的投
入该应由政府负担,从公共财政中列项支出;② 生产
性。如排退灌溉余水、地下水、城镇污水,直接与农牧
业生产紧密联系,这类投入应当直接向生产者(包括
农户和其他经济组织)和污水制造者收取费用,因为,
这部分投入实际上是生产者和企业的必要成本,应尝
试收取排水费的可能性,或者计入供水成本,使供排水
捆绑经营,通过这两种渠道,理顺排水管理关系,保证
排水工程的投人,解决工程维修问题。
(3)提高总排干沟的防洪标准,完善排水工程系
统的防洪控制体系,提高全灌区的抗洪保障能力。
(4)严格控制排退水质。对进入总排干沟及各分
干沟的城镇污水,必须采取先处理后准入的制度。目
前,在排入总排干沟的干沟中,三、五、七排干的污染最
严重,排量较大,污染物主要是杭后、临河、五原、前旗
的城镇污水、工业废水,控制污染的关键最好采取源头
治理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办法,通过经济手段和行政
手段双管齐下的措施控制排污量,以保护乌梁素海和
黄河的生态环境。
(5)加强管理。增加科技投人,积极开展水草防
治、清除的科研工作,推广生物护坡、试用环保型绿化
混凝土护砌塌坡等先进技术,提高排水沟道的管理水
平和使用寿命。
(6)扩大综合经营实力。在现有综合经营的基础
上,组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集团,以
现有水利建筑市场为依托,向其它建筑行业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