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冰胀压理论还是渗透压理论,其破坏机理均是 基于水在冻融循环中的作用而提出的,因此水是导致材料 冻害的重要因素也被众多研究人员在抗冻性研究 中予以认 可。针对墙体材料,无论是烧结制品还是混凝土 (包括水 泥混凝土和硅酸盐混凝土 )制品饱水后 ,随着冻融循环次 数的增加,由于上述两种机理的破坏作用 ,其强度应随之 降低。然而笔者统计 了2013年安徽省抽查的,按照 GB/T 11969-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检测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抗冻性的试验数据 ,部分蒸压加气混 凝土砌块的冻融后强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因此对国 家标准 GB/T11969--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 及相关的标准和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探讨,分析了造 成该现象的多种原因。 1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经冻融后强度提高的反 常现象 笔者统计了 2013年安徽省随机抽查的不同企业生产 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抗冻性试验数据 (检验依据 GB/T 11969-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试件均 为 100mm×100mm×100mm,不同规格见表 1),部分 砌块出现冻融后强度提高的反常现象,而且冻后质量损失 很小或产生少量增加 ,统计数据见表 1。 表 1 2013年安徽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抽查抗冻性试验 数据统计结果 冻后强度 冻后强度 冻后质量 产品名称 抽查批次 提高的批次 ~ /o/o平均损失/% 从表 1可以了解到,部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经 15 个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不仅没降低,反而平均提高了 4.8%, 质量平均增加了 0.4%。出现强度提高的批次占抽查批次总 数的 23.9%,说明该反常现象既不是个别现象,但也不是 所有批次砌块都有的共同现象。 2 反常现象的原因分析 2.1 抗冻性能试验方法试件提供了二次水热反应条件 在 GB/T11969—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 法》第 5条中,对抗冻性试验做了规定,现简要介绍。 (1)将冻融时间放在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在 (60± 5)℃ 下保温 24h,然后在 (80±5)℃ 下保温 24h,再 在 (105±5)℃ 下烘至恒质。 (2)试件冷却至室温后 ,立即称取质量,精确至 1g, 然后浸入水温为 (20±5)cc恒温水槽中,水面应高出试 件 30mm,保持 48h。 (3)取出试件,用抹布抹去表面水分,放人预先降至 一 15℃ 以下的低温箱或冷冻室中,其间距 ≥ 20mm。当温 度降至 一l8℃ 时记录试件。在 (一20土2)℃下冻6h取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