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锚固与施工技术
王军强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对比了新规范GB50010-2010和原规范GB50010-2002以及新平法图集llG101和原平法图集G101中钢
筋锚固的变化,主要包括钢筋锚固形式、锚固技术要求、锚固影响因素、锚固构造做法等,进一步对钢筋锚固的施工
技术措施提出了要求,这些对于混凝土结构钢筋锚固区域的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锚固形式;施工技术;耐久性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933(2013)06—342—04
0 引 言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锚固做法是个重要的结构
构造措施,关系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混凝土结构
中钢筋锚固的施工则显得尤为重要。混凝土结构施
工中,锚固是钢筋进入混凝土支座节点核心区的部
分,根据需要可以采用直锚和弯锚,在混凝土节点核
心区,遇到钢筋密集、钢筋布置困难时,也可采取机
械锚固。随着钢筋强度的不断提高,结构形式多样
性的出现,钢筋锚固的条件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文中
以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1—2O1O《建筑抗震设计规范》、JGJ3_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新规和新的
11G101图集《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
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
架、剪力墙、梁、板)》、《11GIO1—2混凝土结构施工
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
凝土板式楼梯)》和《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
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为依据,以混
凝土结构施工为对象,对比了新规范和图集等修订
后钢筋锚固的变化,分析了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锚固
施工技术的变化,对于混凝土结构施工有参考意义。
1 钢筋锚固长度
1.1 基本锚固长度f
基本锚固长度Z 取决于钢筋强度 及混凝土
抗拉强度 ,并与锚固钢筋的直径d和外形有关(考
收稿日期:2012-04-09
作者简介:王军强(1973一),男,陕西渭南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钢筋
混凝土结构施工。
基金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苏教2010-27);江苏省建筑业科研项
目(JGJH2009-09)
E—mail:wangjunqiang7399@163.com
虑钢筋的锚固外形系数O/),基本锚固长度f 根据
f
公式z。 = 等d来确定。
.,t
1.2 钢筋锚固长度Z 、f
工程中实际的锚固长度f 为钢筋基本锚固长
度z 乘以锚固长度修正系数 后的数值,根据公式
f = z 确定。为保证可靠锚固,受拉钢筋的锚固长
度不能小于最小锚固长度,其数值不应小于0.6l
及200 mm,这个比原规范GB50010—2002的最小
锚固长度(其数值不应小于0.71 及250 mm)的要
求宽松一些。而f 为考虑抗震时纵向受拉钢筋的
锚固长度,一、二级抗震等级取1.15/ ,三级抗震等
级取1.05/ ,四级抗震等级取Z 。
对框架柱、混凝土桁架上弦杆等受压构件中钢
筋的锚固问题,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当充分利用其
抗压强度时,取抗拉锚固长度的0.7倍,这个规定,
新旧规范保持一致。而美国ACI规范规定:受拉钢
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00 mm,受压钢筋锚固长度
不应小于200 mm。
1.3 钢筋锚固长度的修正
对比新规范GB50010-2010 和原规范
GB50010-2002,对钢筋锚固长度的修正,需要考虑
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混凝土强度取值变化,原规范GB50010-
2002中. 取值的限值条件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
过C40,新规范GB50010-2010中 取值的限值条
件是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60,修正后的做法可
以充分利用高强混凝土对钢筋锚固的有利作用。
2)钢筋材料的变化,增加500MPa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