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连接
徐有邻程志军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
[提要] 通过对混凝土结构中受力钢筋连接机理、接头类型及应用原则的分析,介绍了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中各种连接方式的应用范围、连接区段、接头面积百分率及相应的构造要求。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钢筋连接接头搭接长度
)*+,-./+.01//23-143.5,,/23-+6157+,/+6-+5417+.0,+-43.51216+1.08+163576+350.6-+9+54,:34*;.354,4.4.412,+-<
43.51216+1.08+163576+350.6-+9+54,15=6+2+>1546+?@36+9+54,.0=+4132,.04*6++4A/+,.0;.354,,:*3-*:+6+,43/@214+=
354*+5+:>+6,3.5.05143.512,415=16=!"#$%"&#$’()*"%+"*+&$,$’,&-+,-&$’(&’($$%$—#$$#),:+6+3546.=@-+=
4*6.@7*4*+1512A,3,.0,/23-+9+-*153,9,4A/+,.0;.354,15=/635-3/2+,.01//23-143.5B
!"#$%&’(:-.5-6+4+,46@-4@6+,;;.354,;6+350.6-+9+54,;21/2+574*
一、前言
混凝土结构体量很大,而钢筋供货和施工只能以
一定长度的方式进行;此外,钢筋定长切断以后必然存
在余料利用的问题。因此,钢筋的连接是混凝土结构
设计、施工中难以避免的问题。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
连接有以下三种形式:%)绑扎搭接:这是应用时间最
长,范围最广,也是最简便的钢筋连接形式;#)机械连
接:利用连接套筒的咬合作用连接钢筋,有挤压连接、
锥螺纹连接、镦粗直螺纹连接、滚轧直螺纹连接等形
式;!)焊接:利用加热、熔融金属直接实现钢筋连接,有
对焊、电弧焊、埋弧焊等形式。
二、钢筋连接的原则
%C钢筋连接机理
为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承载性能,钢筋的连接
区段与整体钢筋比较,应有相似的传递应力的性能,表
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承载力(强度):被连接钢筋应能完成应力的可
靠传递,等强传力是所有传力钢筋的基本要求。所谓
“超强连接接头”有可能改变钢筋的性能,引起塑性铰
位置的转移(移至梁、柱端头箍筋加密区以外),而对结
构的延性及抗震性能造成不利影响。规范第%%C#C!
条第#款就有对钢筋超强的限制。因此,钢筋连接接
头并非越强越好。
(#)刚度(变形性能):连接区段与整体钢筋的变形
能力(变形模量)应该一致。通过混凝土间接传力的绑
扎搭接及通过套筒<螺纹咬合间接传力的机械连接均
可能发生相对较大的变形,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被
连接钢筋变形模量的降低还会导致同一区域内连接钢
筋与整体钢筋应力的差异,受力钢筋之间承载的不均
匀将不利于结构受力。
(!)延性(断裂形态):热轧钢筋均具有良好的延
性,均匀伸长率(!74
)都在%#D以上,且在发生颈缩变
形后才断裂,有明显的预兆。如连接工艺(焊接、挤压、
冷镦等)引起钢材性能的变化,则可能在连接区段发生
无明显预兆的脆性断裂,影响钢筋的连接传力性能。
近年震害调查证实上述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恢复性能:结构承载的不确定性可能产生不同
的裂缝和挠度,但只要钢筋未达屈服,卸载后的弹性回
缩可以基本闭合裂缝及恢复挠度。整体钢筋具有较好
的恢复性能,而发生非线性变形的间接传力连接接头
受力变形不能全部恢复,往往留下较明显的残余裂缝
和残余变形。
(()耐久性:连接区段钢筋及接头(如套筒等)尺寸
较大,可能减小保护层厚度而影响混凝土结构构件的
耐久性,使抵抗混凝土碳化及钢筋锈蚀的能力降低。
(E)疲劳性能:交变荷载作用下,钢筋连接区段的
承载传力性能有可能降低。承受疲劳荷载作用的构件
(如吊车梁、桥梁等)对此应加以考虑。
#C钢筋连接的要求
通过接头间接传力的钢筋连接,无论是何种形式,
与整体钢筋的直接传力相比总是一种削弱。因此,并
不存在可以“不受限制”到处应用的优质接头。在进行
钢筋连接的设计与施工时,必须遵守以下原则:%)接头
应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对受弯构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