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损伤渗透式修复机理的
理论分析
杨丽娟 宗馗 刘平
(1.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
2.江苏扬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002)
[摘要] 通过理论研究、探讨混凝土结构损伤渗透式修复机理,分析修补材料中各外掺物的作用机理及本课题主要的
技术指标。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损伤;渗透式修复;作用机理;技术指标
[中图分类号] TU31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523X(2012)04-0001—04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PERM EATION M ECHANISM
BASED oN CoNCRETE STRUCTURE’S DAM AGE
Yang Li-juan Zong Kui Liu Ping
[Abstract]
[Keywords]
By theoretical,study on the permeation mechanism of concrete structure’S damage,the perform ance of external
blends during the repair material and the main technical index of this topic.
concrete structure’S damage;perm eation repair;performance;technical index
在土木工程结构中,混凝土是一种被广泛采用
的材料。它是一种多相颗粒复合材料,从宏观结构
看,它是骨料分散在水泥浆基体中的二相材料;从微
观看,其是由水泥凝胶、氢氧化钙结晶、未水化的水
泥颗粒、毛细管、及空隙水、空气泡等组成。
混凝土在凝结硬化后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
各种裂缝,裂缝的存在会明显降低结构构件的承载
力、持久强度和耐久性,有可能在结构未达到设计要
求的荷载前就造成破坏,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针
对这一现象,一般情况下要对混凝土裂缝加以修复,
对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正常使用功能有
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混凝土裂缝修复的方法主要有:
表面处理法、填充法、灌浆法、结构补强法等。在众
多修复方法中,本文采用渗透式修复机理研究、探讨
收稿日期:2012一O1一l5
作者简介:杨丽娟(1987-),女,盐城射阳人,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
程学院硕士,现从事混凝土结构损伤修复机理的研究。
无机复合材料修复混凝土裂缝。
1 混凝土结构损伤理论
损伤概念的出现,最初是由预计高温蠕变、构件
的寿命而发展起来的。具体到混凝土类材料,结构
中的损伤主要是由于材料的损伤累积造成的。
1.1 混凝土结构损伤的类型
1)混凝土材料的损伤:混凝土材料可能会出现
裂缝、蜂窝、麻面、空洞、剥落、游离石灰、缝隙夹层等
损伤。裂缝有很多种,施工阶段可能会产生收缩裂
缝、沉降裂缝、温度裂缝等,使用阶段除了受力所产
生的结构性裂缝外,还有耐久性裂缝、纵向锈蚀裂
缝、冻融循环引起的裂缝、碱骨料反应引起的裂缝、
盐类及酸类侵蚀引起的裂缝等。裂缝的形态包括横
向裂缝(由荷载、收缩以及温度作用引起)、剪切裂
缝、斜裂缝(由荷载或结构错位移动引起)、X型交
叉裂缝(由地震作用引起)。
2)混凝土碳化:指气相或水溶的CO 与混凝土
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使碱性物质转化为pH较
低的碳酸盐。碳化会降低混凝土的高碱性,导致钢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