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鲁班袋建筑工程资料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程书籍 > 混凝土系列
混凝土灌注桩设计和试验对比分析
  • 资料大小:200KB
  • 资料类型:.PDF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21-09-18
资料介绍

混凝土灌注桩设计和试验对比分析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Concrete Filling Pile Design and Test
许庆贵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春 130021)
摘要:以单机容量为3 Mw 的风电场为例,介绍了项目拟建场区的土层分布情况,通过风电行业专业软件计算,
每座风机基础需要布桩24根,基桩最大轴向压力为2 390.9 kN,基桩最大沉降量为21.6 mm,并进行试桩试验,试
验采用4锚1方式。试验结果: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 700 kN,比计算值增加400 kN;竖向荷载作用下,沉降量
为13.61 mm,比计算值减少8 mm。
关键词:混凝土灌注桩;承载力;沉降
中图分类号:TU47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5306(2016)05—0005—03
灌注桩系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
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孑L,并在其
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钻孔灌注桩
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工业建筑、水利水电及桥梁码
头等工程建设中。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
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钻孔灌
注桩的施工,因其所选护壁形成的不同,分为泥浆护
壁方式法和全套管施工法。灌注桩的特点有:施工噪
声及震动小;可建造直径比预制桩大的桩;在各种地
基上均可使用;施工质量对桩的承载力影响较大;混
凝土质量较难控制。
1 地质概况
本文以单机容量为3 Mw 的风电场为例,风机
轮毂高度为90 m,叶片长度为120 m。由于单机容
量较大,轮毂较高,风电机组对基础不均匀沉降较敏
感,如果产生不均匀沉降,将会影响风电机组运行安
全,容易产生倒塔或变浆困难。项目拟建场区地势平
坦开阔,区域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沉积的粉土、粉
质黏土及砂土。土层主要分布如下。
a.第1层粉砂:灰黑、褐黄色,稍湿,松散,主要
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层厚1.00~I.20 m。
b.第2层粉砂:浅黄、褐黄色,稍湿,稍密,主要
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层厚5.9O~7.30 m。
c.第3层粉土:灰黄、黄褐色,湿,稍密,土质不
均匀,混粉细砂颗粒,含氧化铁,摇震反应不明显,干
强度、韧性低,层厚6.10~6.8O m。
d.第4层粉砂:黄褐色,稍湿,中密,主要矿物成
分为长石、石英,颗粒较均匀,局部粉土夹层,摇震反
应不明显,干强度及韧性低,层厚3.80~5.50 m。
e.第5层细砂:灰黄、灰褐色,饱和,密实。主要
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颗粒较均匀,摇震反应迅速,
层厚3.5O~5.O0 m。
f.第6层粉土:灰褐色,饱和,中密,土质不均
匀,混粉细砂颗粒,层厚2.5O~3.60 m。
g.第7层细砂:灰褐色,饱和,密实,主要矿物成
分为长石、石英,颗粒较均匀,砂质较纯净,含有机
质,摇震反应迅速,揭露最大厚度1O.5O m。
2 混凝土灌注桩设计
风机基础按照FD 003-2007~风电机组地基基
础设计规定》(试行)要求设计,塔筒底部荷载见表
1,其中荷载未包含荷载修正安全系数1.3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友情链接: ArchiName筑名导航 孙悟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