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问题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叶青波
(江汉石油管理局技术监督处监理公司,湖北潜江433 124)
摘 要:混凝土因其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可浇注成各种形状、并且耐火性好,不易风
化,养护费用低,成为当今世界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在混凝土施工中,常常因对混凝
土性能不熟悉而造成工程质量事故,导致不必要的损失。针对混凝土工程常见的由于施工操作不规范及后
期养护不规范等原因产生的裂缝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总结经验,提出解决裂缝的预
防及治理方案,以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原因;预防措施
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脆性材料, 由骨料、水
泥、石以及存留其中的气体和水组成。在温度和湿
度变化的情况下,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由于各种
材料变形不一致,互相约束而产生初始应力(拉应
力或剪应力),造成在骨料与水泥、石粘接面或水
泥本身之间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微细裂缝,一般称为
微裂。这种微细裂缝的分布是不规则且不连贯的,
但在荷载作用下或进一步产生温差、干缩的情况
下,裂缝开始扩展,并逐渐相互串通,从而出现较
大的肉眼可见的裂缝(一般肉眼可见裂缝宽度约为
0.03~0.05mm),称为宏观裂缝,即通常说的裂
缝。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宽度小于或等于
0.05mm的裂缝无多大危害。由于微裂在混凝土中是
不可避免的,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有些结
构按其所处条件不同,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
主要是避免出现有害裂缝,以确保工程质量。
裂缝按产生的原因有:外荷载(包括施工和使
用阶段的静荷载、动荷载)引起的裂缝;物理因素
(包括温度、湿度变化不均匀沉降冻胀等)引起的
裂缝;化学因素(包括钢筋腐蚀、化学反应膨胀
等)引起的裂缝;施工操作(包括制作、脱模、养
护、预应力张拉堆放、运输、吊装等)引起的裂
缝。
按裂缝的方向、形状有:水平裂缝、垂直裂
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斜向裂缝、龟裂以及放
射裂缝等。按开明缝深浅有:表面裂缝、深进裂缝
和贯穿裂缝等。
对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裂缝归纳为以
下几种:
1 塑性收缩裂缝(详见图1)
1.1现象
裂缝多在新浇注并暴露于空气中的结构、构件
表面出现,形状很规则,且长短不一,不连贯、裂
缝较浅,类似干燥的泥浆面。大多在混凝土初凝后
(一般在浇筑后4h左右),当外界气温高、风速
大、气候很干燥的情况下出现(见图1)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