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鲁班袋建筑工程资料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程书籍 > 混凝土系列
混凝土杆件拉伸分析的非局部损伤力学方法
  • 资料大小:250KB
  • 资料类型:.PDF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21-09-18
资料介绍

混凝土杆件拉伸分析的非局部损伤力学方法
朱宝琴,周欣竹,郑建军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
摘要:讨论了非局部损伤力学方法在混凝土杆件拉伸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基于数值结果,分析了局部损伤力学方
法在模拟应变软化材料的缺点,发现杆件应变出现跳跃现象,结构反应依赖于单元网格。引入非局部应变概念,讨论了
非局部损伤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并消除了结构反应对单元网格的依赖性。定量评价了
内部材料长度对杆端力一位移关系和杆件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材料长度是影响结构非线性反应的重要参数。
关键词:非局部理论;损伤;应变软化;单元依赖性
中图分类号:TU5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144(2013)07—0013—04
1 前言
任何材料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固有缺陷,
这些缺陷在各种外界因素(如荷载、温变、疲劳和环
境腐蚀等)的作用下不断发展而形成宏观裂缝,宏观
裂缝的进一步扩展可能导致结构局部甚至整体破
坏。因此,在结构设计中考虑材料内部的固有缺陷.
能有效提高结构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自1958年Kachanov首先提出了“损伤因子”的
概念分析金属蠕变断裂问题以来[1]。损伤力学逐渐
发展并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在经典局部损伤模型中。
一般假设刚度衰退引起材料软化。混凝土损伤并不
伴随着塑性变形的产生,应力一应变关系仍服从胡
克定律[2】。随后的研究表明,由于应变软化导致控制
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失去椭圆性.造成解的不唯一性
和单元依赖性。使得局部损伤模型无法客观描述材
料的非线性反应[3]。为了克服这一困难。BaSant应用
非局部理论建立混凝土非局部本构模型,结果表明
该模型能较好地解决单元依赖性问题[4]。Belytschko
和Ba~ant通过波的传播特性描述局部理论中应变
局部化现象,并利用非局部理论消除了单元划分对
应变局部化的影响c5]。Schreyer引入应变梯度,建立
了非局部本构方程。较好地描述了一维应变局部化
现象[6】。Pijaudier—Cabot和Ba~ant进一步提出了混
凝土非局部损伤理论,在该理论中。应用非局部理论
分析应变软化,但弹性分析仍采用局部理论求解f7]。
de Borst和Muhlhaus采用非局部塑性模型描述应变
软化特性,并讨论了影响应变局部化的关键因素[ 。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非局部应
变和内部材料长度,建立一维非局部本构方程。以
拉伸杆件为例,讨论了局部损伤模型所存在的若干
问题,验证了非局部损伤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了内部
材料长度对应变局部化的影响。
2 局部损伤模型
2.1 本构关系和加载一下载准则
假设材料由完全脆性的纤维束组成.纤维束方
向与外荷载方向一致。加载初始,所有纤维均处于
弹性状态,当某束纤维应变达到极限值时,纤维发生
断裂,有效截面积减小,有效应力增大,同时产生损
伤变量[引。如图1所示,杆件拉伸时的应力一应变本
构关系为:
or=(1-og)Ee (1)
上式中,损伤演化方程可表示成应变的函数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友情链接: ArchiName筑名导航 孙悟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