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防渗墙在富水水库主坝除险加固中的应用
刘才高,夏洪华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天津301700)
摘要:富水水库主坝混凝土防渗墙建于大坝上游坝坡马道上,其墙体材料下部为混凝土,上部为特殊混凝土。介
绍了该工程的施工难点、采取的技术措施、技术创新及施工平台稳定计算。
关键词:富水水库;混凝土防渗墙;除险加固;平台稳定分析;特殊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TV698.2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7428(2008)02—0054—04
富水水库位于湖北省阳新县龙港镇,总库容
16.21亿ITI ,是一座以防洪、发电为主,兼有灌溉、
航运、围垦、水产养殖、灭螺等综合效益的大(I)型
水库。大坝高程28 ITI以下为均质土坝,以上为粘土
心墙代料组合坝。心墙高程65 ITI,坝顶高程65.5
ITI,最大坝高46.8 ITI,坝长941 m,坝顶宽6.5 m。该
水库始建于1958年,属“三边”工程,由于大坝清基
不彻底,基面上普遍存在2—9 ITI的细砂、砂卵石地
层,坝体渗漏严重,坝后出现管涌,减压井内水位较
高。建成后又经历过几次扩建和加固,但病险没有
得到妥善处理。2003年12月,由我公司中标并开
始水库主坝除险加固混凝土防渗墙施工,2005年1
月,主坝加固施工完毕,从根本上解决了坝体渗漏问
题。共完成防渗墙面积29023.88 ITI ,混凝土浇筑
6079.92 ITI ,特殊混凝土浇筑16892.85 ITI 。
1 主坝存在的主要问题
坝体内粘土心墙填筑质量较好,渗透系数为2
X 10~ 7 X 10~cm/s,均质土坝壤土层渗透系数6
X10~一3 X10~cm/s,主要渗漏通道为坝下2—9
ITI的细砂、砂卵石地层,勘探钻孔多不返水。
2 除险加固设计
主坝除险加固设计方案为垂直混凝土防渗墙,
为节约工程投资,防渗墙轴线布置于大坝上游55 ITI
高程马道上,墙体深入弱风化基岩0.5—1.0 ITI。由
于上部17—39 ITI为均质土坝,若将混凝土墙体浇至
55 ITI高程,则混凝土防渗墙轴线与粘土心墙之间的
壤土层含水量在库水位降低的情况下排水不畅,会
给大坝带来新的安全隐患。为此设计混凝土墙体深
入坝体壤土层内4 ITI,混凝土以上部分采用回填粘
土球,要求回填粘土球应保持与原坝体壤土层基本
一致的渗透性。
3 工程特点与难点
3.1 地质条件
由于大坝底部存在2—9 m厚砂层、砂卵石地
层,勘探孔钻孔时多不返水,此类地层对防渗墙施工
时易产生塌孔、漏浆,造成槽孔稳定问题。坝肩部位
基岩面较陡,嵌岩施工难度大。
3.2 工程难度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平台布置在大坝上游55 m
高层马道上,施工场地狭窄,设备调度不便,防渗墙
要浇筑混凝土和回填粘土球两种材料难度大。
3.3 粘土球回填
招标文件要求混凝土上部进行泥浆下回填粘土
球,由于粘土球无法夯实,所以很难达到设计要求的
密实度,且一期槽接头部位回填体不稳定,一、二期
槽易贯通,很容易造成槽孔大面积坍塌。需要进行
特殊回填材料配比试验,使之既能满足设计性能要
求,又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
3.4 施工平台稳定性
防渗轴线位于上游55 ITI高层马道上,施工平台
采用“上填下挖”的办法,即轴线下游坝体开挖3—4
ITI,轴线上游回填5—6 ITI。由于需跨汛期施工,对施
工期大坝上游边坡及施工平台的稳定性提出了较高
的要求。施工前需对施工荷载、施工期及汛期坝坡、
平台稳定性进行分析,设备选型必须考虑坝坡和平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