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挡土墙表面缺陷的成因及防治
孙忠玉 ,陈亚斌 ,陈剑利。,刘正国。
(1.湖北咸宁市公路管理局,437100;2.湖北崇阳县公路局;3.湖北兴达路桥公司)
摘 要:通过高速公路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的施工,提出了施工工艺要点,同时分析了挡土墙表面缺路的成因,
对缺陷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片石混凝土;挡土墙;表面缺陷;成因;防治
Abstract: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rubble concrete retaining wall of expressway,the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re proposed,meanwhile,the reasons for surface defects of retaining wall are analyzed,and the discussion for
defect prevention is carried out.
Key words:Rubble concrete;Retaining wall;Surface defects;Cause;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U41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4637f2011 J05-65-03
0 工程概况
汉(口)十(堰)高速公路武许段是湖北省境内
修建的第一条山区高速公路,高填方路段设计有路
堤(路肩)式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挡土墙为仰斜式,
强度等级C20,最大高度20.5m。为创建优质工程,
业主制定了“内实外美”的质量标准。施工初期因经
验不足,造成表面缺陷较多,严重的地方甚至需要
炸掉返工。
1 表面缺陷的成因[1-2]
1.1 蜂窝
(1)砂率过小;
(2)混凝土拌和物离析严重;
(3)靠近模板的混凝土拌合物漏振;
(4)模板严重漏浆。
1.2 麻面
(1)砂率偏小;
(2)靠近模板的混凝土拌合物欠振;
(3)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的砂浆未清除;
(4)脱模剂涂刷不匀或失效;
(5)脱模时间过早。
1.3 错台
(1)模板安装时拼接缝错位;
(2)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刚度不够,在浇注过程
中变形。 舢
1.4 分层线
(1)振动棒未深入到下层足够的深度或欠振;
(2)分层浇注时,下层混凝土拌合物已硬化,无
法重塑;
(3)砂率过大,振捣后在每层混凝土拌和物的
上部形成较厚的浮浆层;
(4)过振造成混凝土拌和物严重离折。
1.5 水气泡
(1)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水泥用量少,水灰比大;
(2)骨料级配不合理,碎石偏多,砂率偏小;
(3)砂率过大,混凝土拌和物过于粘稠;
(4)搅拌或振捣时间短,振捣间距大,振捣棒提
升过快;
(5)浇注时分层过厚;
(6)油类脱模剂粘稠或涂刷过厚;
(7)采用不透气、不吸水的钢模板;
(8)前墙模板为反坡模板。
1.6 鱼鳞纹
(1)采用保水性、粘聚性差的矿渣水泥,或砂偏
粗、砂率不足、水灰比偏大等,致使振捣成型后的混
凝土拌和物严重泌水,并将泌水痕迹反映到混凝土
表面;
(2)过振使得碎石显露到混凝土表面。
1.7 砂线
过振或严重泌水,模板拼接缝轻微漏浆。
1.8 污渍、色斑
(1)原材料的来源不一致;
(2)配合比不稳定;
(3)用振动棒推赶混凝土拌合物;
(4)振捣强度和间距不一致:
(5)浇注过程中,砂浆溅到模板上;
(6)模板表面沾有污渍;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