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保护层锈胀裂缝扩展规律试验研究
施志业,郑建军,周欣竹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
摘要:基于通电加速腐蚀方法,研究了4种试件的表面开裂时间和表面裂缝宽度随时闻的演化。开裂初期。表面裂缝
宽度随时间缓慢增大。当裂缝宽度达到一定值后,表面裂缝宽度随时间迅速增大,最后呈稳定扩展趋势;纵向钢筋的
锈蚀并不均匀,钢筋面向保护层一侧的钢筋表面锈蚀较为严重。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保护层;裂缝宽度 .
中图分类号:TU528.01 文献标志码:A
0 引盲
作为一种传统的结构形式,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沿海和道桥等在
环境或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氯离子的条件下的耐久性考虑不
足,目前已在国内外造成相当大的损失。因此,如何提高在氯
离子侵蚀条件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中,最主要的是钢筋锈蚀。钢
筋锈蚀不仅减少钢筋的截面积,降低结构的承载力,而且由
于钢筋锈蚀生成的锈蚀产物体积是原钢筋体积的2倍一4
倍,产生很大的锈胀力,造成混凝土保护层顺筋开裂、保护层
开裂[J】。一旦保护层开裂,外部环境中的腐蚀介质更容易侵
入到混凝土内部,加剧钢筋锈蚀,表面裂缝宽度进一步增大,
整个结构进人了一个恶性循环直至破坏。因此,研究保护层
表面裂缝宽度演化规律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为新建混凝土结
构的耐久性设计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服役结构
的维护,尤其是维修时间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目前国内外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中,
王海龙等基于断裂力学建立了混凝土锈胀开裂模型,通过引
入一些假设并考虑混凝土的软化特性,提出了混凝土保护层
锈蚀损伤全过程计算方法 ;郑建军等通过建立和求解微分
方程,获得保护层初裂时间、完全开裂时间和每一时刻的锈
胀力[3 ;李海波等用通电加速腐蚀方法研究了表面裂缝宽度
与钢筋锈蚀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Weye~等通过内掺氯离子
的加速方法模拟了混凝土保护层锈胀开裂,获得了各种条件
下的初裂时间[5]。但是在保护层开裂后的裂缝随时间的演化
规律方面还鲜有文献记载,因此,本文将在前人工作的基础
上利用通电加速腐蚀方法研究保护层表面开裂后,在不同影
响因素下,裂缝随时间演化规律。
1 混凝土保护层开裂过程
在沿海混凝土结构中,由于在海水中大量存在氯盐化
合物,通过各种物理化学作用,氯离子会穿过混凝土保护层
而到达钢筋表面,当氯离子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即使混凝土
内部的pH值较高,也会破坏钢筋钝化膜,钢筋表面的钝化
膜破坏后,环境中的氧气和水逐渐透过保护层到达钢筋表
面,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成锈蚀产物[6】。锈蚀产物的化学成
分十分复杂,而且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文献[5]把锈蚀产
物统一表示成m·Fe(OH):n·Fe(OH),P·H20,并给出了各种
锈蚀产物的体积膨胀率。由于混凝土在浇筑和硬化过程中,钢
筋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使得钢筋与混凝土界面处的水灰比较
大,形成高孔隙率的界面层,另外由于混凝土浇捣受钢筋的影
响,界面层往往不能充分密实 使得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厚
度约为12.5 m的环形孔隙 。因此,在钢筋锈蚀初期,所产
生的锈蚀产物主要用来填充界面环形孔隙,并不产生锈胀力
(图1a)。当所产生的锈蚀产物体积大于界面环形孔隙体积后,
由于锈蚀产物对周围的混凝土施加径向膨胀压力,使周围混
凝土产生环向拉应力(图1b)。而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一
旦环向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混凝土保护层内侧首
先开裂,并且裂缝沿径向不断向外传播而最终贯穿整个保
护层,随后表面裂缝宽度随时间不断增大(图lc)r~J。
2 试验材料和方案
2.1 试验材料
本试验采用湖北黄石华新水泥厂生产的52.5水泥。细
骨料采用级配良好并经过筛分的河砂,细骨料粒径为0.15—
4.25 mm,细度模数为2.6。粗骨料经过清洗和过筛,去除杂
质和泥块,骨料粒径为5—20 mm。减水剂采用江苏建科院生
产的聚羧酸系减水剂。用自来水进行拌和。钢筋选用
HRB335级钢筋。
2.2 试验方案
本试验混凝土按体积法配制,各水灰比的配合比和力
学性能如表1所列。混凝土构件尺寸为150 mmxl50 ram~
400 mm,在模板的相应位置钻孔用于固定预埋钢筋并控制
保护层厚度,在制模时钢筋两端各露出混凝土50 mm用于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