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鲁班袋建筑工程资料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程书籍 > 混凝土系列
混合梁钢-混凝土接头挠度试验与理论分析比较
  • 资料大小:280KB
  • 资料类型:.PDF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21-09-17
资料介绍

混合梁钢一混凝土接头挠度试验与理论分析比较
梁会东 ,赵人达
(1.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
2.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 1)
摘要:混合梁即在中孔大跨全部或部分采用钢主梁,两侧采用预应力混凝土主梁。这种结构在钢与混凝土接头
部位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本文通过试验和理论计算对某桥的钢一混凝土接头部位各受力工况下的挠度行为进行
了分析。
关键词:钢一混凝土接头;试验;理论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933(2013)02—054—04
Test of displacement of steel·concrete joint in composite beam
U ANG Huidong .ZHAO Renda
(1.The First Highway Survey&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Xi’an 710075,China;
2.Institute of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China)
Abstract:Composite beam is the structures,in which the steel girder are used in whole or partially main span and the concrete girder in
side span.The beating capacity of the joint is complex.The deflection development of the joint is analysed according to the test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in this paper.
Key words:steel—concrete joint;test;theoretical analysis
0 前言
由于钢一7昆凝土混合梁桥在钢梁和混凝土梁接
头部位的构造和受力非常复杂,本文对钢一混凝土混
合梁拱组合结构桥梁的钢梁与边跨PC梁的连接部
位进行了静力加载、疲劳加载和破坏加载试验,并与
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1 模型设计
本次试验连接段在实际结构中钢横梁右侧为钢
结构,但是考虑到主要目的是考察连接部位的受力
情况,右侧做成钢结构不仅实施较困难,而且造成材
料的浪费,所以采用和左侧对称的混凝土结构。在
恒载作用下,不平衡的内力通过外荷载加以调整。
本次试验采用1:2.5的试验模型进行。经过与
设计方讨论,试验模型主要模拟混凝土中肋和中拱
肋处钢箱的连接部位。试验中的静载一疲劳一破坏
加载过程采用同一模型进行。
混凝土梁肋的有效分布宽度直接影响到试验的
加载和试验结果,所以应进行有效宽度的计算。按
收稿日期:2011-08—23
作者简介:梁会东(1981一),男,工学硕士,主要从事桥梁结构分析
和设计工作。
E —mail:4647161 19@ qq.con
照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
土桥涵设计规范》规定取以下三者最小值:
1)跨度的三分之一,由于梁跨较大,所以这项
不用计算;
2)相邻两根梁肋中心间距,B =8600 mm;
3)b+26h+12h ,此处b为梁的腹板宽,bh为承
托长度, 为不计承托的翼缘厚度,B =1260+2 x
1200+12×600=10860 mm。
取B=min( l,B2,B3)=8600 mill,按照相应比
例缩放,得到模型截面尺寸见图1。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友情链接: ArchiName筑名导航 孙悟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