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鲁班袋建筑工程资料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程书籍 > 混凝土系列
回弹法检测绿色预拌混凝土测强曲线研究
  • 资料大小:350KB
  • 资料类型:.PDF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21-09-17
资料介绍

(2)系统研究 试验模型模拟实体结构制作(图1),其中混
凝土墙体200 mm,现浇楼板厚度为150 mm,构造配筋。泵送浇
筑试验模型为C20、C25、C30、C40、C50、C60共6个强度等级,
24 h时拆除混凝土墙模板,7d时拆除顶板模板,按GB 50204—
2oo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相关条款对模型混
凝土保湿养护至规定龄期后,自然养护并裸置备用。
1.2 试验方法
工程实体受检梁、柱与剪力墙侧面以及在大型实体结构模
型试验用墙体侧面、现浇楼板顶面与底面上划分好的测试区域
钻取直径100 mm标准混凝土芯样,并记取对应测区平均回弹值
及相应测区碳化深度值。工程实体受检剪力墙、柱构件测试龄期
为随机,实测龄期为28~365 d;实体结构模型测试龄期为14、28、
60、90、180、360、720 d。回弹测试、钻芯试验按JG/T 23—2o0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以下简称JGJ/T 23—
2001)与CECS 03:2007(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进
行,试验用仪器设备均检定有效。
2 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2.1 新旧回弹法规程泵送混凝土国家测强曲线的比较
图2为JGJ/T23—201l与JGJ/T23—2001中回弹法水平方
向检测泵送混凝土浇筑侧面测强曲线碳化深度为0⋯2 0 6.0 mm
时,相应回弹值的混凝土换算强度的比较。
60
55
50
45
3O
25
赠20
15
10
+ =0 mm,2001规程
+ =0mm,2011规程
— *一 =2.0 mm,2001规程
+ =2.0 nlnl,201 l规程
+ =6.o mm,200l规程
+ =6.0 mm,201 l规程
20 25 3O 35 40 45
回弹值
图2 回弹规程测强曲线的比较
由图2可知,①碳化深度为0 mm,相同回弹值R (Rm<40)
时,JGJ/T 23—2011较JGJ/T 23—2o01国家测强曲线换算强度
偏低,偏低值在一个强度等级内;R~---40时,二者基本相同;
R~>40时,JGJ/T 23—2011较JGJ/]r 23—2o01国家测强曲线换
算强度偏高,其最大差值Af4约3 MPa。②碳化深度为2.0 mm,
相同回弹值R (Rm<30)时,JGJ/T 23—2011较JGJ/T 23—2001
国家测强曲线换算强度基本相同;但随着回弹值( 30)的提
高,JGJ/T 23—201 1较JGJ/T 23—2001国家测强曲线换算强度
提高幅度较大,其最值 约8 MPa。③碳化深度为6.0 mm,相同
回弹值R 时,JGJ/T 23—2O11较JGJ/T 23—2o01国家测强曲
线换算强度提高幅度更大,其值在3~12 MPa左右。总之,回弹
法检测泵送预拌混凝土抗压强度时,对于碳化深度为0 rnlTl时,
JGJ/T 23u201 1较JGJ/T 23—2o0l国家测强曲线换算强度有不
同程度的降低;对于碳化深度不小于2.0ITln3时,JGJ/T 23—20l1
较JGJ/T 23—2o01国家测强曲线换算强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这种有针对性的、不同幅度的调整泵送混凝土回弹法测强曲线
符合现代预拌混凝土的特点,是合理的。
2.2 回弹法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测强曲线
(1)回弹测强曲线建模。工程实体结构构件抽检得到758组
有效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由Excel软件回归拟合得回弹法水
平向检测混凝土侧面实体结构测强曲线见式(1),大型实体结
构模型测试获取727组有效数据,回归拟合得回弹法水平向检
测混凝土侧面专用测强曲线见式(2),对工程实体结构构件抽
检以及大型实体结构模型系统研究测试得到的数据综合回归
得到的回弹法地区测强曲线见式(3)。
盘。 0.252 1 1OR⋯L41。嬲10-0.017 m (1)
.危,,-0.093 104nL~97o10 “ (2)
. 盘, 0.099 854R 1.684 10 O754.一 (3)
式中,符号涵义同现行回弹规程[2】,相关系数r依次为O.68、
0.88、0.83,平均相对误差6为+13.8%、±11.9%、+13.0%,相对标
准差e 为16.5%、13.9%、16.2%,均满足地区测强曲线的要求。
图3为式(1)一(3)回弹测强曲线间的比较。
80

70

60
so
羹 o
盏,o
赠20
lO
+ d =0him,式(1)换算强度
+ d :0 mm,式(2)换算强度
+ =0 mm,式(3)换算强度
— *一 =6.0 mm,式(1)换算强度
+ =6.0 mm,式(2)换算强度
+ 以=6.0 mm,式(3)换算强度
20 25 30 35 40 45 5U
回弹做
图3 回归的回弹测强曲线间比较
由图3可知,①相同回弹值时,各测强曲线换算强度均表
现出随碳化深度增大而降低的规律。②碳化深度0 mill时,
式(2)、(3)混凝土换算强度基本重合,式(1)计算结果在混凝土
强度低于40.0 MPa时基本与式(2)、(3)换算强度相当;但随着
混凝土强度的提高,与式(2)、(3)换算强度差值逐渐增大。③碳
化深度6.0 mm时,在混凝土强度低于30.0/V[Pa时,各式换算
强度基本相同。但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各式换算强度差距
增大;总体上,式(2)换算强度最高,式(1)最低,式(3)强度换算
值居中。
(2)工程适用性验证。采用186组实测数据对回归得到的
式(1)~(3)回弹测强曲线与国家统一测强曲线(JGJ/1r 23—20l1
与JGJ/T 23-2001)检测精度进行统计,得到的误差指标见表1。
表1 回弹法测强曲线误差统计 %
由表1可看出,国家统一测强曲线口 指标明显低于任何
一个回归拟合测强曲线,不能用于本地区泵送预拌混凝土抗压
强度检测;回归测强曲线误差相近,其平均相对误差6~~14.O%,
相对标准差e ≤17.O%,均满足地区测强曲线误差规定要求,择
优选取式(3)作为回弹法检测泵送预拌混凝土地区测强曲线。
(3)本研究回弹测强曲线与国家测强曲线的比较。图4为采
用本研究回弹法测强曲线式(3)与国家统一测强曲线[2-a]在碳化
深度为0,2.0、6.0 mm时混凝土换算强度的比较。由图4可看出,
本研究拟合测强曲线式(3)在碳化深度为0 rtml时的换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友情链接: ArchiName筑名导航 孙悟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