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川引水枢纽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
马 涛
(山西省和川引水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局,山西太原030002)
[摘要]介绍了和川引水枢纽工程概况,列举了混凝土冬季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从骨料储备保温、控制搅拌出
机温度、控制入仓温度、调整配合比等方面阐述了温控技术措施,由于采取了适当的温控技术措施,此次冬季
施工的混凝土强度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未发现冻融损害现象,在工程进度加快的同时保证了工程质量。
[关键词]冬季施工;温控措施;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TV54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7042(2013)08—0038一ol
1 工程概况
山西省引沁人汾和川枢纽工程位于安泽县和川
镇岭南村东的沁河干流上,距安泽县15 km,控制流
域面积2 653 km ,总库容1 756万m 。大坝为浆砌
石、混凝土重力坝,1—3号坝段为左岸挡水坝段,4—
6号坝段为泄洪排沙底孔坝段,7—1 1号坝段为右岸
挡水坝段。坝顶高程900 m,最大坝高27 m,坝顶长
235 m,坝顶宽6 m。枢纽工程等别为Ⅲ等,建筑物为
3级,设计洪水标准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500年
一遇,是一座以城市及工业供水、农业灌溉为主,兼顾
防洪功能等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
施工采用分期导流,导流建筑物按V级设计,施
工导流洪水标准5年一遇,洪峰流量509 m3/s。第一期
导流时段为2008年4一l2月,第二期导流时段为
2009年1—9月。批复工期3年,计划工期2年,
2008年3月开工,2009年9月底主体工程全部完成。
2008年12月,工程进入冬季施工阶段,主要进行
4号坝段、8—1 1号坝段基础开挖、5—7号坝段垫座混
凝土浇筑及固结灌浆工程。此次冬季施工特别是混凝
土冬季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建设总
目标能否按期完成。
2 混凝土冬季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随着温度的降低,冬季混凝土具有如下特点:温
度降至4℃以下时,混凝土凝结时间是15℃时的3倍;
温度降到0.3~C时,混凝土水化反应近乎停止;零下
10℃时,水化反应完全停止,混凝土强度不再增长,同
时混凝土中水的冻胀体积增加9%,使已硬化的混凝
土结构遭到破坏(即冻坏),骨料和钢筋结合面上产生
冰凌,减弱水泥浆与骨料及钢筋的黏结力,从而影响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3 温控技术措施
混凝土受冻害损伤的主要因素是温度下降影响
水泥的水化作用,因此混凝土冬季施工必须采取多种
技术措施来提高混凝土人仓温度,防止混凝土初凝受
冻。当连续5 d日平均气温低于5℃或连续5 d最低
气温稳定在零下3~1Z以下时,按低温条件控制混凝土
施工;Et平均气温在零下20℃时,停止浇筑。
3.1 骨料储备保温
骨料进场储备时,应立即用草袋、棉毡等覆盖,使
骨料温度保持在零下5℃以上。
3.2 控制搅拌出机温度
根据施工规范,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零下5℃以
下时,混凝土搅拌用水要加热。第一盘混凝土搅拌前,
先用热水预热搅拌机2 min并排净积水,采用2个煤
炭加热式保温水箱来满足搅拌用水的温度要求。延长
混凝土搅拌控制时间,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
不低于0℃。当拌和热水温度超过60~C时,改变加料顺
序,将骨料与水先拌和,再加水泥,防止假凝。
3.3 控制入仓温度和振捣时间
施工规范要求岩基或旧混凝土上浇筑混凝土时,
表面温度不能为负温,施工中要求用热风或机械方法
加热,针对本工程加热困难的情况,决定在白天气温
升高使岩基或旧混凝土上表面温度上升至正温时再
开仓浇筑。运输车辆使用前先用热水清洗加温,保持
运道路通畅,缩短运输时间。混凝土人仓后15 min内
振捣完毕,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C。
3.4 调整配合比
当Et平均气温在0℃左右时,采(下转第40页)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