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酸雨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研究
Study on the Efect of Acid Rain on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in Hangzhou
张苑竹,徐羿,叶腾挺,姜啸
ZHANG Yuan—zhu,XU Yi,YE 一ting,JIANG Xiao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土木系,浙江杭州310015)
摘要:分析了杭州地区酸雨污染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调查研究了杭州酸雨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认为杭州酸雨环境
对混凝土结构为中等侵蚀及强侵蚀作用,酸雨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白霜,粗骨料外露等外观破损,加速结构中性化,严重影响混
凝土结构的预期寿命。
关键词:酸雨;混凝土;耐久性;杭州
中图分类号:TU528.0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707(2010)06—0062—03
酸雨一般指pH值<5.6的大气降水,是一种大
气污染现象。酸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大气化学和
大气物理过程,主要是由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
过程中排放的致酸性气体SO 、NO 等在大气中转
化为硫酸和硝酸所致。酸雨是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
问题之 ,对环境危害极大。杭州处于我国华东酸
控区,酸雨污染严重,在1998年被列为全国酸雨控
制城市。国内外实地调查和已有的研究表明,酸雨
能加速混凝土腐蚀与损伤,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
性能。因此,研究酸雨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作用
因素和作用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杭州酸雨现状分析
1.1 杭州酸雨现状
根据历年杭州市环境状况公报及文献[1—2],
可以看出杭州酸雨污染总体呈不断加重的趋势。
图1反映了1983~2008年杭州城区降水年均
酸雨率和pH均值的变化情况。杭州市酸雨率一般
在60% 一90%之间变化,pH均值在4.0~5.2之间
波动。1995年酸雨率和pH均值有较明显的降低,
这是由于国家在“九五”期间对全国范围内SO:的
排放总量控制的结果 。随着杭州市社会经济的
持续高速发展,从2000年起酸雨率持续上升、降水
pH值逐步降低。
杭州市的酸雨区面积不断扩大,1998年杭州市重
酸雨区覆盖面积5 586.85 km ,占全市总面积的33.7% ;
2002年杭州市重酸雨区覆盖面积达13 625 km ,占
全市总面积的82.1% ;2005年全市均被重酸雨区覆
盖 ;2008年有所好转(见表1)。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