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鲁班袋建筑工程资料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程书籍 > 混凝土系列
杭州市预拌混凝土配合比参考标准研究
  • 资料大小:300KB
  • 资料类型:.PDF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21-09-16
资料介绍

杭州市预拌混凝土配合比参考标准研究
Study on Reference Standard of Premixed Concrete
Mix Proportion in Hangzhou
李保海
LI BⅡoh口i t
(1.杭州市城建材料采购中心,浙江杭州310006;2.杭州市商品混凝土管理站,浙江杭州310006)
摘要:对杭州市近年来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深刻剖析了预拌混凝土行业形成与发展的客观原因及深刻意义。以
原有定额(《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10版》)混凝土配合比参考标准为基础,扩展砂的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同时引ek#l-/J~
剂组分,并按碎石粒径、水泥强度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分类,依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O11)》,针对预拌混凝土行
业中的原材料、强度指标、施工工艺等配合因素,对五大类混凝土进行系统科学的配合比试验研究,改变了原有定额只针对混凝土
现场搅拌未及时调整而产生的滞后工程实际的不利局面,提高了建设工程施工的科学性与经济性,为行业主管部门与企业对混凝
土质量的严格控制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机制砂;碎石粒径
中图分类号:TU52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707(2014)02—0051一O5
混凝土作为当代最重要、最大宗的工程材料,年
产量达近百亿吨,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建设工程中。
由于自身良好的应用性与经济性,以及在节能、环保
方面的突出优势,使其在21世纪仍将延续大量应用
与飞跃发展的态势¨。 。然而,传统混凝土多采用
现场搅拌工艺,生产应用技术停留在较低水平,导致
成型后的制品质量参差不齐,工程质量难以控制。
此外,传统混凝土一直没有突破原有的水泥、砂、石、
水四组分构成格局,使得混凝土的性能改进受到了
极大的阻碍。预拌混凝土在拌合过程中引入外加剂
与掺合料的应用,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增
加了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改善了其可泵性与工
作性。这种集中搅拌、泵送施工的技术工艺对建筑
工业生产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实践表明预拌混凝土
施工不仅可以提高200% ~250% 的劳动生产率,节
约水泥10% ~15% ,降低成本5%左右,还能有效地
保证工程质量、节约施工用地、实现文明施工的目
标H。 。因此,针对目前原有定额标准滞后现今工
程实际,无法指导预拌混凝土配合比工作的情况,编
制科学、合理的预拌混凝土配合比参考标准,对保证
混凝土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政府部门统筹规划混凝
土行业发展的科学性,以及企业自身与行业主管控
制混凝土工程质量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极其深远的
意义。
l 预拌混凝土的产生与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国家建设规模
的逐步扩大以及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预拌混
凝土产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每年约12% ~l5%)。
1994年建设部印发《建筑业重点推广应用10项新
技术》(建建[1994]490号),提出将推广预拌混凝
土和散装水泥应用技术列为重点推广项目。随后各
有关城市颁发了许多文件,提出了一系列配套的政
策和规定,更有力地促进了预拌混凝土的发展。。 。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友情链接: ArchiName筑名导航 孙悟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