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混凝土尾浆在预拌
混凝土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Residual Slurry of Pipe-Pile
Concrete to Ready-M ixed Concrete
口 耿莉莉 卢金国 朱敏涛
(上海市建筑构件制品有限公司 200090)
【摘要】通过分析离心法管桩混凝土生产时产生的尾浆的排放量、相对密度及组分等,进行了对尾浆均匀化处理后应用于
预拌混凝土中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浆水用于预拌混凝土时和易性良好,强度性能与基准混凝土相
近,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管桩尾浆预拌混凝土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TU528.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4—1001(201l J07—0599—03
1 概述
管桩混凝土浆水在管桩行业内也叫余浆或尾浆,是管桩
在成型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混凝土密实的同时挤出的
含有胶凝材料和水的悬浊液。它相对密度较高、pH值较高,
含有水泥、掺合料等胶凝材料成分,会凝结固化。
对于管桩尾浆的处理,常见的有3种方法:一是结硬成
块后,作为建筑垃圾进行填埋;二是用于要求不高的小型混
凝土制品的生产中;三是循环利用于管桩的再生产中。第一
类方法存在的问题是需要占用大量临时堆放场地、消耗大量
资源且环境会遭受污染,而第二类方法是缺少经济性,第三
类方法则是不能保持管桩质量的稳定。
本企业每年产生的管桩浆水约为30 000 t。本文研究
了利用管桩尾浆于商品混凝土生产中,以替代部分胶凝材料
配制混凝土的技术,对于推进混凝土厂的绿色生产、降低商
品混凝土的成本具有积极的意义。
2 管桩浆水的排放量、相对密度及组分研究
把管桩浆水应用于混凝土的再生产之中,从某种意义上
说,要在混凝土的配制中掺入一种新的胶凝材料。故需对这
种新材料的排放量、相对密度和组分进行研究。
2.1 浆水的排放量、相对密度及匀化处理
经统计,本企业产生的浆水量约在7 000 kg/h左右,浆
水的相对密度在1 600 kg/m3~1 800 kg/m。之间,浆水稀释
成1 500 kg/m。后浆水量将会增加至7 875 kg/h
【作者简介】耿莉莉(1981一),女,大专,助理工程师。联系地
址:上海市黎平路2号(200090)。
【收稿日期】2011-05—21
9 333 kg/h,平均值为8 600 kg/h。
2_2 浆水组分及其含量
由于浆水是离心成型的产物,所以其所含的组分来源于
管桩的混凝土。管桩混凝土配比中所含的材料有水泥、外掺
料、石子、黄砂、外加剂和水。在离心过程中,离心力大的骨料
往外层挤,离心力小的粉料往内层分布,所以离心结束后,从
管桩内孔中倒出的浆水主要含有水泥、外掺料、水和极少量
的石(泥)粉和外加剂。
因为管桩强度要求高,对骨料的要求也较高,石子是清
洗过的,黄砂选用非常干净的中粗砂,所以浆水中所含石粉
和泥粉极少,可忽略不计。外加剂吸附在粉料表面,在浆水中
的含量很少,在使用过程中亦可忽略不计。
因为浆水的水化反应不断进行,其组分是时间的函数,
现有检测手段无法快速测出内含各组分的含量,所以只有通
过计算分析的方法来推断其各组分的比例。
根据已知条件:水泥的密度为3 240 kg/m。,外掺料的密
度为2 750 kg/m。,将两者作为一个整体,推断出胶凝材料的
相对密度在2 750 kg/m 3 240 kglm3之间。水的密度为
1 000 kg/m。,浆水密度在1 600 kg/m 1 800 kg/m。之间。通
过验算,可知胶凝材料:水 (0.55~0.7O):(0.45~0.3O)。
由于使用的浆水为稀释匀化后的浆水,其相对密度为确
定的1 500 kg/m3。通过验算,可知稀释匀化后的浆水中,胶
凝材料:水=(O.48~O.52):(0.52~0.48)。基本上可视为胶
凝材料占50%,水占50%。
3 浆水用于预拌混凝土的配比研究
3.1 配合比设计目标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