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制砂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研究
夏吉涛 李子成 战启芳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甘肃兰州 730000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河北石家庄050041)
摘要:研究几种不同的机制砂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中的石粉增加混
凝土的早期开裂倾向,要加强早期养护;机制砂对于混凝土的干缩具有正负效应:当石粉含量较小
时,负效应占优势,干缩率随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石粉含量超过一定值时,正效应占优势,
干缩率随石粉含量的增加有减小趋势。
关键词:机制砂 混凝土 体积稳定性
中国分类号:U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16(2014)04.0014.03
1 引言
水泥混凝土是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其中混凝土的细骨料多数采用天然砂。随着我国
基础建设的发展,天然砂的消耗量急剧增加,造成天然砂资源日益紧缺。因此,人们正尝试着采用
机制砂代替天然砂。机制砂就是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粒径小于4.75 mlll的岩石、
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的颗粒,俗称人工砂。机制砂与天然砂的最大区
别是有一定量的石粉。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机制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制砂在砂浆中的应用 】
以及机制砂对混凝土和易性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但关于机制砂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报道尚
不多见。鉴于此本研究针对几种不同的机制砂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进行了初步探索。
2 实验
2.1原材料
水泥:鼎鑫P·042.5级水泥。
机制砂:石灰岩机制砂,其各项指标见表1。
减水剂: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30%)。
2.2试验方法
机制砂混凝土的收缩试验和早期抗裂试验参照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
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
机制砂混凝土的早期开裂试验采用尺寸为800 mm~600 mm~100 Illm的平面薄型板试件,试验
温度(20±2)。C,相对湿度为(60±5)%。收缩试验采用接触法测定无约束和规定的温湿度条件
下硬化混凝土试件的变形情况,样品尺寸100 mm~100 mm~515 mnl的棱柱体试件。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