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鲁班袋建筑工程资料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程书籍 > 混凝土系列
关于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问题的探讨(Ⅱ)
  • 资料大小:200KB
  • 资料类型:.PDF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21-09-16
资料介绍

关于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问题的探讨(Ⅱ)
魏成明 , 朱卫中 , 赵可。, 朱广祥
(1.齐翔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2.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 哈尔滨150080;
3.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150040)
【摘要】 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是负温混凝土冬期施工中t昆凝土质量控制中关键指标之一,JGJ104—97(建
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在修订中按现代混凝土的特征与发展趋势进行了部分修订。本文基于规程在修订中混凝
土受冻临界强度的制订情况进行了有关问题的探讨,对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与水泥品种、混凝土工作性与强度等
级、外加剂与掺合料、养护方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供规程修订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规程;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6864(2012)01—0107—02
3 关于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3.3 混凝土工作性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混凝土外加剂,特别是塑化
剂、超塑化剂(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混凝土为提高强度,多采用高水泥用量、低用水量的方法配
制,故混凝土的工作性较差,常用的混凝土坍落度多为
80ram以下;而为了达到增大坍落度的目的,又常采用增加
用水量,增加砂率等方法,易造成W/C大、收缩大等弊端。
JCJ104 —97规程和JC475—92标准中试验和检测混凝土所
用坍落度较小,一般为30~80ram,与现代大坍落度、高流态
混凝土相比,对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的确定是否存在影
响呢?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国家发布相关政策,控制现
场搅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和商品混凝土逐渐在大、中城市
逐渐推广应用,混凝土的坍落度也由原先的80ram以下逐步
提高到120—240ram,混凝土的输送方式也多采用泵送工
艺,这是科技进步的表现,实践证明,混凝土的质量并没有
随着坍落度的增大而出现下降的情况,因为混凝土工作性
的提高是通过掺入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或含有该组份的泵
送剂来解决的,好的减水剂或泵送剂,可以在不增加用水量
的前提下,将混凝土由0mm坍落度的干硬性状态塑化至
180mm以上坍落度的高流态状态;并且有些情况下,不但可
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同时还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
混凝土不离析、不分层、不泌水,质量大大提高。由此可见,
混凝土坍落度的增大如果是通过减水剂、泵送剂等有效塑
化组份来形成的,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不会因此而产生
负面影响,相反,还应是对负温混凝土的质量的提高,包括
受冻临界强度产生正面的影响。当然,不排除某些外加剂
质量不过关,或者施工单位在使用过程中节约成本,少用泵
送剂或减水剂的情况下,通过加大用水量来提高混凝土坍
落度,由此对混凝土负温施工时的质量控制一定会产生不
良影响,这种情况应在工程实践中严格杜绝,否则,制订再
高的受冻临界强度也不一定能确保混凝土冬期施工质量。
3.4 混凝土强度等级
JGJ104 —97规程中所规定的受冻临界强度数值的确定
多来源于原400号及以下混凝土的研究,但随着现代混凝土
强度等级的提高,尤其是C60及C60级以上的高强混凝土,
这些规定还能是否适用?
对于不掺防冻剂、早强剂等能降低混凝土冰点的外加
剂混凝土(即原规程中所指的普通混凝土),当其采用蓄热
法、蒸汽法、电热法或暖棚法进行养护时,其受冻临界强度
按设计强度的百分率来进行控制是合理的,因为其受冻临
界强度值随着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提高也在提高,偏于
安全。如C30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值应为30×4|D% =
12MPa,而C60混凝土,则其受冻临界强度值提高至60 X
40% =24MPa,这与国内某些对于高强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
的研究是相近的。
但对于采用综合蓄热法或负温养护法的高强混凝土,
其受冻临界强度值按原规程中的4.0MPa(一15%)、5.0MPa
(一30%)来进行控制,按C60级混凝土计,仅达到混凝土设
计强度等级的6.7% ~8.3% ,显然让人产生怀疑,混凝土的
质量能得到保证吗?按冰点理论来进行解释,这个问题好
像又不应该会存在,即如果在相同用量防冻剂或早强剂的
情况下,由于高强混凝土的用水量较低强混凝土的用水量
低,即混凝土内部液相冰点会更低,就是说在相同负温下,
高强混凝土内部的液相水会存在更多一些,水泥的水化会
较低强混凝土更充分,水化产物更多,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会
更高一些,这里还不包括由于高强混凝土中大多掺加高效
减水剂来减少用水量,优化混凝土内部孔结构,以及目前防
冻剂或早强剂多采用占水泥或胶凝材料用量比例来计,高
强混凝土中所掺入的防冻剂或早强剂实际质量要高于低强
混凝土,从而液相冰点更低等有利条件。但高强混凝土冬
期施工实践表明,采用负温养护法施工时,在转正温后混凝
土的强度损失率更大一些,分析原因,最主要是由于高强混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友情链接: ArchiName筑名导航 孙悟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