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应力条件下喷射高强混凝土
在软岩巷道中的应用
岳拥军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焦煤公司赵固一矿,河南新乡453634)
摘要:在高应力条件下,采用普通锚网喷支护巷道不能有效解决巷道大变形支护问题,通常需要进行二次u
型钢架棚支护,但此种方式成本高且费时费力。针对该问题,介绍了赵固一矿东翼辅助回风巷在采用锚网支
护的基础上,提高喷射混凝土强度的做法。
关键词:高应力;软岩巷道;锚网;高强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0506(2010)01—0047—02
赵固一矿设计生产能力为240万t/a,根据该矿
目前生产状况及生产任务,结合矿井东、西两翼地区
的采掘布置,对矿井需风量及回风巷道断面进行了
计算,经验算现有总回风大巷风速超过《煤矿安全
规程》的要求,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由于总回风巷
的二次支护采用的是36U型钢支护,巷道扩刷困
难,且通风要求的巷道断面大,难以支护,因此决定
施工东翼辅助回风巷,以减小总回风大巷风量,降低
总回风大巷风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为建设高产高
效矿井提供有力的通风保障。
l 地质概况
赵固一矿煤层赋存稳定,产状为$42。一5O。E
0.2。~3.8。,煤层总厚6.00~6.59 m,平均厚度
6.20 m。煤层结构简单。基本顶:大占砂岩,厚度
l3.73 m,深灰色,以石英为主,裂隙发育,呈块状。
直接顶:泥岩、砂质泥岩,厚度0~4.73 m,灰黑色,
致密,水平层理,厚度变化大。伪顶:泥岩,厚度0~
0.39 m,黑色,含植物化石及炭质。直接底:泥岩、砂
质泥岩,厚度l2.88 m,灰黑色,致密,水平层理。基
本底:L。灰岩,厚度1.99 m,深灰色,隐晶质,具裂
隙。
2 巷道布置、断面形状及规格的选择
(1)巷道布置。由于矿井主要运输、回风大巷
均为煤巷,沿煤层顶板布置,且可以利用原东翼回风
收稿日期:2009—11—16
作者简介:岳拥军(1982一),男,河南焦作人,助理工程师,2008年
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现从事矿井设计与技术管理工作。
大巷(现在为闲置巷道),因此决定东翼辅助回风巷
布置在煤层中,南端与东翼回风大巷相连,向北跨过
东翼轨道运输大巷,通过设置风桥越过东翼胶带运
输大巷与东翼胶回联络巷相连,然后与原东翼回风
大巷相通。
(2)断面形状及规格。结合东翼辅助回风巷将
来担负矿井东翼回风任务,矿井东翼轨道运输大巷
和原东翼回风大巷穿层部分的工程实践,以及巷道
布置于东翼3条大巷之间,且地质情况相对清楚,因
此选择半圆拱断面。经计算,巷道断面应不小于l4
m ,决定巷道规格为净宽4 700 mm,净高3 500 mm,
墙高1 150 mm。
3 支护方式及参数
(1)支护方式选择。由于矿井顶板基岩薄、埋
深大、应力高、压力大,矿井大部分主要巷道的支护
方式为:一次支护为锚网(索)喷支护,喷射混凝土
强度C20;二次支护为36U可缩性环形封闭支架支
护。但是此种支护方式投入人工多、工期长、费用
高,因此探索在此种地质条件下优化支护方式,在允
许巷道适量变形的情况下控制围岩变形,降低支护
费用成为建设高产高效矿井亟待解决的问题。
锚网喷的作用表现在4个方面:① 及时封闭围
岩,防止围岩风化,强度降低;② 适当厚度喷层具有
一定的柔性,能够随围岩岩面位移而位移,并在位移
过程中提供支护力;③改变围岩的受力状态,使二向
受力状态变为三向受力状态,使围岩相对稳定;④ 喷
层能够与围岩紧密结合,形成组合拱共同承载应力。
在高应力的条件下初喷C20混凝土不能有效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