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许红梅,王忆宁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武广项目经理部,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针对高性能混凝土常见的外观质量缺陷,如气泡、蜂窝麻面、色斑、错台、表面裂缝等进行了原因分
析,并针对各种缺陷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供客运专线施工参考。
关键词:高性能 混凝土 外观质量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U214.1 8 文献标识码:B
0 前言
武广客运专线桥、隧、涵、路基支挡等结构物均采
用了高性能混凝土。本文所指的高性能混凝± 是以耐
久性为基本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矿物掺和
料和专用复合外加剂,取用较低的水胶比和较少的水
泥用量,在施工时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制备的满
足力学性能要求,并具有较高的耐久性能和良好的工
作性能的混凝土。为了满足高性能混凝土较低的水胶
比、较少的水泥用量、低的用水量、良好的工作性能的
要求,必须选用具有良好级配和粒形的粗骨料,尽可能
降低骨料中的含泥量,采用优质外加剂和低需水量的
矿物掺和料。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不离析、不泌水、和易性好、流动好,才有利于提高混凝
土的外观质量。但高性能混凝土又十分敏感,当原材
料质量及配合比略有变化时,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
能易发生突变,造成混凝土离析、泌水、和易性差等问
题。因此,原材料质量、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搅拌、运
输、浇筑、振捣、养护以及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模板和脱
模剂等都与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物外观质量密切相关。
以下是高性能混凝土常见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分析及
预防措施。
1 高性能混凝土表面气泡、麻面
混凝土表面出现大小不同的半球状小坑,叫气泡。
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混凝土中的空气会不断排出,当
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空气没有排净时,滞留的空气占
有一定的空间,即形成气泡。当气泡较多,比较密集分
布时,则形成麻面。
收稿日期:2009.12-08;修回日期:2009.12.19
作者简介:许红梅(1974一),女,湖南衡阳人,高级工程师。
1.1 形成原因
1)混凝土水胶比偏大,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偏多,
水泥水化热造成水分的蒸发,使拌合物中产生较多水
蒸气,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中,会进一步加大拌合物中水
蒸气的含量,这将增大排出气体的难度。
2)材料级配不合理,粗集料偏多,骨料大小不当。
在施工过程中实际使用的砂率比配合比要求的砂率
小,细骨料不足以填充粗集料之间的空隙,导致集料不
密实,形成自由空隙,为气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3)模板表面附着物处理不干净,表面不光滑,以
及模板表面所用的脱模剂粘度较大,在模板与混凝土
之间形成油水混合物,都会加大气泡与模板间的摩擦
力,在振捣过程中,增大气泡排出的难度。
4)分层浇筑厚度过厚,上层混凝土因自重使底层
的空气无法逸出,加上振捣不充分,至使空气滞留在混
凝土中不能排出。根据现场工艺试验,分层浇筑厚度
超过600 mm时,下层混凝土的排气将很困难。
5)振捣不良,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都会使拌合
物的排气效果较差。
1.2 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引气量和引气
质量,要求引入混凝土中的气泡为均匀稳定的微小气
泡,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及流动性。
2)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特别要加强对混凝土用
骨料的级配及针状、片状含量、含泥量的检测。做到骨
料粒形、级配合理,粗、细骨料用量比例适中,使混凝土
易振捣密实,消除气泡产生的物理原因。
3)优化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坍
落度宜根据施工工艺要求确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应尽量选用低坍落度的混凝土施工。严格按照配合比
施工,及时进行砂、石料含水量测定,保证施工配合比
准确可靠。搅拌站计量误差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应严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