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对泵送混凝土裂缝的影响
曹秀丽刘正保夏冰青
(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南京211100)
:l=
[摘 要] 讨论了泵送混凝土在非荷载作用下的早期开裂机理,并从材料的角度分析了泵送混凝土各组成材料对于混
凝土开裂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泵送混凝土;早期裂缝;材料
[中图分类号] TU528.5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523X(2011)10—0049·04
泵送混凝土的出现和发展,一直以来被认为是
现代混凝土技术的重大发展。其所具有的优点如高
匀质性、高效率、自动化、施工和运输便捷等,都充分
显示了其相对于传统混凝土的优势,因而在现代化
建设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目前,高层
建筑用混凝土几乎100% 采用泵送混凝土。但是,
从工程实际应用来看,泵送混凝土产生的裂缝问题
却屡见不鲜,主要是早期开裂比较严重,像泵送混凝
土现浇楼板裂缝已经成为一种建筑质量通病。裂缝
的存在,不仅影响建筑外观,而且还影响到建筑结构
的耐久性和安全问题。
混凝土裂缝中,20% 左右为荷载作用下产生的
裂缝,其余约80% 的裂缝是由于温度、收缩、沉降等
引起的非荷载性裂缝。泵送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
比,组成材料有自身的特点。为满足泵送的要求,混
凝土配合比中往往骨料粒径减小,砂率提高,水灰比
较大,坍落度加大等,这些客观因素导致混凝土的体
积稳定性下降,裂缝产生的原因更加复杂。本文主
要讨论泵送混凝土在非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早期裂缝
问题,重点分析泵送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水泥、
水、粗细骨料、掺合料、外加剂、纤维等)对裂缝产生
的影响。
1 混凝土开裂机理
泵送混凝土早期裂缝,最早可在浇筑后的1—
3 h内出现。早期裂缝主要是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
1)温度裂缝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大量的水化热,水化热向四周传递,导致混凝土
项目基金:南京工程学院科研基金(QKJB2009011)
收稿日期:2011—07—15
作者简介:曹秀丽(1980 ),女,山西人,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
究生学历,讲师,现从事教学工作。
温度上升。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很快散失,混凝土
块体内部和外部产生过大温差,则会产生温度应力。
混凝土在硬化初期的抗拉强度很低,在约束状态下,
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
就导致温度裂缝出现。温度裂缝主要是大体积混凝
土中出现较多,如水工大坝、大型基础等。 ’
另外,随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如气温、辐射等也
会使硬化混凝土产生收缩。如混凝土在升温期间发
生膨胀,在降温期间发生收缩,如果混凝土处于约束
状态下,则温度变形受限制,并转变为温度应力,当
此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也导致温度裂缝。
2)收缩裂缝
引起混凝土收缩的原因很多,大体分为以下
几种:
1)干燥收缩
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或结硬以后,水分蒸发
引起体积收缩,从而产生干燥裂缝。
混凝土的干燥过程就是其所含水蒸发的过程。
混凝土中含有不同层次的水,包括自由水、吸附水、
毛细孑L水。在干燥时,首先是大毛细孔中的自由水
逸出到周围环境,但是失去自由水不会产生收缩。
当失去大部分自由水之后,开始失去吸附水和细小
毛细孔(5~50 nm)水,引起明显收缩。这是因为吸
附水在固相粒子之间的狭窄空间里会引起推斥压,
而失去吸附水会使推斥压减小,从而引起收缩。在
c—s—H凝胶层状结构中以单分子水膜存在的层
间水,在干燥条件下也会失去,因为层间水与固相表
面紧密接触,且通过毛细孔网络来传输要求更强的
驱动力,因此使凝胶的片层靠紧并引起收缩。在细
小毛细孔里的水,由于存在静水张力,失水会对毛细
孔壁产生压应力,因此也引起收缩。
2)自收缩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