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已经成为土木工程领域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尤其是在桥梁结预应力技术从20世纪20年代进入土木工程的实际应用以
构与大跨度房屋结构中,更是首选的技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由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而来的,法
国工程师弗来西奈在1928年研制成功了预应力混凝土,指出预应力混凝土必须采用高强钢材和高强混凝土,为预应力混凝土结
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适应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在国外预应力技术开始得到大量应用,在20世
纪60年代,林同炎提出的用于预应力结构分析的荷载平衡法极大地促进了预应力技术的普及。我国预应力技术的起步始于20
世纪50年代初,在新中国成立后,需要大量建设工业厂房和民用建筑,但由于国内钢材奇缺,迫切需要研究利用高强度的钢材
用。受限于条件,当时我国预应力技术发展走的是低强钢材预应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由此开始了我国预应力技术的研究与应
力的道路,预应力钢材主要采用冷拉钢筋或冷拔钢丝,预应力技术主要应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典型构件有工业厂房中的预应力
屋架、屋面梁、吊车梁等,还有民用建筑中的先张法预应力空心
板等。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其主要目
的仍然是通过对高强钢筋施加预应力使得高强钢筋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以减少钢材用量,同时克服混凝土抗拉强度低、容易开
裂的缺点,应用的领域基本上以预制构件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预应力技术得到广泛的应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业“十二·五”推广应用的十项新技术中,用。近20年来,建筑业推广应用的十项新技术中均列入了高效
1
预应力技术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技术由于采用了高强钢材和高强混凝土,可减少30%~60%的钢
筋用量,且减少20%~40%的混凝土用量,并且由于预应力的
作用,可以控制结构开裂、变形等不利影响,提高混凝土结构的
耐久性。
近20年来,预应力技术已不仅被应用于混凝土构件,其应
用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发挥高强钢筋作用或提高混凝土的抗拉能力,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比于传统的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了
进一步的发展,逐渐应用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空间钢结构等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