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滨海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内容和要求、文件编制等。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的滨海湿地公园,其他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区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
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8408——2000 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安全标准
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9667——1996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 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 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 10001.5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5 部分:购物符号
GB/T 10001.6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6 部分:医疗保健符号
LYJ127——91 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
JGJ64——89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JGJ62——90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DB35/T750——2007 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DB35/T751——2007 滨海湿地公园等级评定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滨海湿地
低潮时水深6m 以内的海域及其沿岸湿地,包括海洋及海岸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其中:海洋及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DB35/T753-2007
2
海岸天然湿地包括永久性浅海水域、珊瑚礁、岩石性海岸、沙滩、砾石与卵石滩、河口水域、滩涂、
盐沼、红树林沼泽、海岸淡水湖、海滨岩溶洞穴水系等类型;人工湿地主要包括水产池塘、农用泛
洪湿地、盐田等类型。
3.2 滨海湿地公园
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滨海湿地旅游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并按法定程序
申报批准的地域。
3.3 滨海湿地旅游资源
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滨海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
效益的以滨海湿地为主体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4 旅游环境容量
在保证滨海湿地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不退化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和空间内,
所能承受的游客人数或旅游活动强度。单位为人次。
3.5 游客容量
指在环境容量承载力的范围内,游客在一天最佳游览时间内,滨海湿地公园开放的旅游景区所
能容纳旅游者的能力。单位为人。
3.6 滨海湿地旅游产品
由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而成,向旅游者提供的,可取得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旅游活动
及其设施。
3.7 完全游道
环行游道或进口与出口不在同一位置的非环行游道。
3.8 不完全游道
出口与进口在同一位置的非环行游道。即游客游至终点,必须按原路返回。
4 总则
4.1 滨海湿地公园的规划应体现自然化、人性化,防止人工化、商业化倾向,最大限度的保持滨海
湿地原有风貌。
4.2 滨海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以生物景观多样、生态环境优良、产品丰富、富有特色、社区协调共
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总体目标。
4.3 滨海湿地公园总体布局应体现统筹安排,协调有序的原则,滨海湿地服务区应以设施完善、安
全便利为前提。
4.4 滨海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与海洋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相互协调,与地方旅
游发展规划相衔接。
DB35/T753-2007
3
5 总体规划内容与要求
5.1 基本情况
5.1.1 地理位置
公园所处位置、地理坐标、四至范围、面积等。
5.1.2 自然条件
公园所拥有的湿地类型、地质地貌和气候、水文、土壤等条件,同时阐明滨海湿地自然条件的
特殊性及其与滨海湿地旅游的内在联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上述因子进行测定与分析,获得
定量指标。
5.1.3 生物资源
5.1.3.1 动物资源所属目、科、属、种及数量,属濒危物种、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种类及数量,尤
其是水鸟资源的情况。可借鉴的周边动物资源情况。
5.1.3.2 植物资源所属目、科、属、种及面积或数量。植被应体现植被型、群落和群丛等。
5.1.4 人文条件
公园所在地的人文景观及民俗风情、节庆赛事、戏曲文艺、宗教文化、生产活动等。
5.1.5 社会经济概况
公园所在地的历史沿革、行政区属、土地面积、人口,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产业结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旅游发展状况等相关内容。
5.1.6 交通概况
现有道路网密度、道路里程、道路等级,与机场、港口、车站、高速公路连接点、周边大中型
城市距离,现有交通方式、交通工具及近期交通条件改善情况。
5.1.7 建设与旅游现状
建设状况、固定资产投资、主要设备、主要基础设施,管理机构、从业人员、历年收入情况、
近年游客量等。
5.2 旅游资源质量等级评价
5.2.1 公园内的旅游资源单体质量等级评价内容、方法及等级划分执行DB35/T750 规定。
5.2.2 公园等级评定执行DB35/T751 规定。
5.3 规划总则
5.3.1 指导思想包括公园的宗旨、发展战略、规划理念等。
5.3.2 基本原则
a) 保护为前提,生态旅游为开发方式,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b) 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凸现特色的原则;
c)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控制,重点突出,阶段发展的原则;
d)提高品位,增加内涵,动静结合,雅俗共赏的原则;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DB35/T753-2007
4
e)建筑设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达到有机与完美相结合的原则。
5.3.3 规划依据
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相关规划等。
5.3.4 功能定位
根据公园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市场需求进行定位。
5.3.5 发展目标
a) 科学预测公园发展的各种需求。
b) 因地制宜地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关系。
c) 从实际出发,确定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游客规模与环境承载容量、项目设置与功能安排等。
d) 从生态环境、品牌塑造、设施建设、服务质量和综合效益等方面提出分期发展目标。
5.4 总体布局
5.4.1 布局原则
a) 注重各功能区内容的多样性与总体的协调性。
b) 功能分区要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动静结合、过渡自然、景点相对集中。
c) 有利于组织旅游路线和系统配置接待服务设施,有利于基础设施内部网络与外部条件的衔
接,便于科学管理公园行政及园务的各项工作,
d) 有利于公园长远发展及建设施工等各项工作展开。
5.4.2 景区划分
a) 依据定位及资源分布特点等确定景区空间布局。
b) 依据景区区位、景观特色、旅游活动等确定景区性质。
c)景区性质的表述应体现景区资源特征、主导功能等方面的内容,定性用词精炼准确。
5.5 建设期
5.5.1 建设期按照公园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分为近期、中期、远期,每个分期的年限应与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期一致。
5.5.2 针对公园内、外部交通条件、服务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服务质量、客源市场等提出各分期
内的发展重点。
5.5.3 影响力大的滨海湿地公园应阐明其各分期建设对当地国民经济、社会人文环境及相关行业的
促进作用等。
5.6 旅游产品规划
5.6.1 基本要求
a) 应服从公园总体布局及景区功能;
b) 应突出公园各景区的功能特色,构成和谐的旅游产品体系;
c)应有滚动发展意识,关注游客需求变化,及时更新旅游产品,延长产品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