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肥的新型肥种必须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登记认证及生产许可后方可使用。
因施肥造成土壤、水源污染或影响笋竹生长,产品达不到标准,要停止施用该肥料,并向有关部门
报告,所生产的竹笋不能作为无公害竹笋。
提倡使用的肥料品种
见附录A 表A.1
施肥量的控制
无公害早园笋竹林的施肥量的控制,应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土壤肥力;(2)按生产鲜笋产量所需的氮、磷、钾含量推算;(3)每年留养母竹株数、大
小按竹株干物质养分含量计算所需氮、磷、钾数量;(4)根据地下鞭根系统的生长量计算所需氮、磷、
钾含量;(5)肥料的利用率。
施肥时间与方法
根据竹子需肥规律和肥料分解吸收情况,安排施肥时间。
幼林管护
水分管理
栽后连续5 天无降水,需浇水一次,每株约15kg,保持土壤湿润。
松土除草
一年三次,2 月浅削10cm~15cm,无鞭处深翻。5月~6月深翻25cm~30cm。9 月~10 月松土15 cm~
20cm。
合理施肥
一年施肥三次,结合松土进行。第四年以后按成林标准。
2 月,沟施,第一年每株母竹施尿素0.08kg;第二年施270kg/ha;第三年施540kg/ha。
5月~6 月,撒施,第一年每株母竹施复合肥0.25kg,第二年施450kg/ha,第三年施900kg/ha。
9月~10 月,浇施,第一年每株母竹施人粪尿5kg,加水2 倍~4 倍;第二年施9t/ha;第三年18t/ha。
母竹留养
留远挖近、留大挖小、疏笋养笋,选留均匀分布的健壮母竹,促使提早成林。
造林后第1 年,每株母竹留种笋1 株~2 株,每公顷留新竹1500 株~2500 株。
第 2 年、第3 年,每株母竹留笋2 株~3 株,每公顷留新竹3500 株~4500 株。
套种
新造林前两年可套种豆科矮秆农作物、药材及经济作物,以耕代抚。
钩梢
新竹6 月进行钩梢,留枝10 档~16 档。
竹林保护
禁止农畜进入。及时进行补植。防治病虫。冬季摇雪,防止雪压。
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留母竹
每公顷每年留新竹3750 株~4500 株,3 月底开始留养,选留均匀分布的健壮母竹。
更新
每竹保留4年,部分4年生竹及5 年以上老竹在6 月份松土时连竹蔸一起挖去。成林竹林保留立竹
量每公顷12000株~15000 株,其中1~3 年生竹占90%,4 年生竹占10%。
钩梢
6 月份进行,留枝10 档—16 档。
松土
DB33/ 489.2—2004
4
一年二次,结合施肥进行。
5月~6 月,深翻松土,深度25cm~30cm。
9月~10 月,浅削松土,深度15cm~20cm。
灌溉
8 月~9 月遇干旱,连续干旱25 天以上,每公顷浇灌水120t~180t。灌溉用水应符合GB 3848 的
规定。
施肥
2月中旬,每公顷施尿素450kg~750kg,沟施或撒施。
3月~4 月笋穴施肥,挖笋后每穴施尿素10g~20g。
5月~6 月,每公顷施尿素450kg~750kg,腐熟厩肥35t~45t,垦翻入土20cm~25cm。
9月~10月,每公顷施尿素300kg~450kg,过磷酸钙150kg~250kg,厩肥30t~35t,垦翻入土15cm~
20cm。
加土
10月~11 月,就地取材,山砂土、塘泥、沟泥均可,加土厚度3cm。
抑制减缓竹子开花
及时挖去开花竹,增施氮肥,加强管理,促进更新复壮。
覆盖栽培技术
灌溉
8月~9 月遇干旱时,连续干旱25 天以上,每公顷浇灌水120t~80t。
10 月~12 月覆盖前,每公顷浇灌水120t~180t,视天气降水情况增减,以浇透为宜。
施肥
5月~6 月,每公顷施尿素450kg~750kg,腐熟厩肥12t~15t,垦翻入土20cm~25cm。
8月~9 月,每公顷施竹笋专用复合肥1t~1.5t,撒施,浅削入土中。
11 月上旬,灌水后、覆盖前,每公顷面施厩肥45t~60t,尿素450kg~750kg。
12 月~次年2 月笋穴施肥,挖笋后每穴施尿素10g~20g。
提倡使用的肥料品种见附录A(表A.1)。
覆盖
覆盖的竹园:5 年~6 年成林后的竹园可以进行覆盖。采用轮休作业,覆盖两年、停休1~2 年。
覆盖材料:竹叶、砻糠、稻草、麦壳、杂草等。
时间:11 月上旬~12 月上旬。
厚度:25cm~30cm。
覆盖方法:采用双层覆盖法。下层为增温层,15cm~20cm,用增温效果好的材料,如竹叶、稻草、
杂草等(稻草须切断,长15cm左右);上层为保温层,10cm~15cm,用砻糠等。
移去覆盖物:3 月上旬,气温上升到高于覆盖地温时,应逐步移去覆盖物。
种笋留养
留养时间:2 月下旬~3 月初开始,逐步留养。
减缓出笋:待出笋旺季过后,分批移去覆盖物,降低地表温度,减慢后期笋出土。
保护措施:对选留好的种笋,采用稻草、茅草等包裹或用塑料袋、纸袋套袋保护,防冻保暖至气温
回升。
病虫害综合治理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检疫性病虫害传播、蔓延。